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岳池新闻 > 正文

群众“脱贫奔康”激情高

来源:广安日报 2015-08-06 04:49   https://www.yybnet.net/

□岳池记者站 肖勇 张秋林

“养的一头牛卖了赚了近5000元,土鸭、土鸡蛋特别好销,有2000多元的收入。”8月3日,白庙镇瞿家店村4组的廖中林踌躇满志地说,“我是一个老党员,当了这么多年的贫困户,现在有机会甩掉‘贫困帽\’了,我决定大干一场,争取当一个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廖中林是岳池县开展***的受益者之一。自***工作启动以来,岳池县严格按照贫困村(一高一低一无)、贫困户(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的识别标准和流程,识别出贫困村280个,贫困户33258户、106878人,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为此,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一票否决工程”,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9亿元,实施各类项目274个,帮助60个村、12299户、39511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6%降至6.7%,贫困面貌得到初步改善。

“点面结合”,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有了联合社,我们这些没技术的也能找到赚钱的地方,脱贫更有奔头了。”8月3日,乔家镇廖坝村贫困群众张述远一边在韭菜地里锄草,一边告诉记者,在合作社做工,每个月最少能挣五、六百元,多的时候能挣上千元。

据三安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介绍,他们采取的“联合社+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12个乡镇、近3万名群众种植瓜果、蔬菜,成员户年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实现了贫困户与基地、合作社的互动发展。

“基地+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扶贫模式是岳池县按照“以面带点、以点扩面”的工作思路,立足区域贫困、连片贫困的实际,坚持“点”上抓***,“面”上抓连片开发,实现***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一个缩影。

岳池县坚持点面同步规划,将***与秦巴山区连片开发同步纳入《岳池县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4-2020)》,抓好县、乡(镇)、村三个层面的整体规划与农户的***计划,做到了县有“总规”、村有“详规”、户有“计划”。同时,打破乡(镇)、村行政区划界限,使农户、村、乡(镇)“连点成片、连片成面”。

坚持点面同步帮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适宜什么发展什么”的原则,由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重点帮助贫困村争取项目资金、引进业主、建立专合组织,解决贫困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共性问题。“第一书记”、结对帮扶责任人重点根据贫困户的收入状况、身体条件、文化程度等综合因素,因户因人施策,解决贫困群众在创业就业、种植养殖、技能培训、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个性问题。

构建“三大体系”,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周书记,刚好18下多10米,共550米。”近日,顾县镇马家村1组民情监督员姚开光和村民张宗户在拉完丈量断头路最后一卷尺后说道,该村“第一书记”周莉莉则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做记录。

“第一书记”周莉莉来到马家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实地调研村情。通过挨家挨户了解、收集群众各方面意见建议,和村两委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征求全村发展意见,因地制宜制定出了《马家村扶贫规划》。目前,全村正按照《规划》有条不紊地实施。在***过程中,岳池县“第一书记”努力做好致富带头人,引领村民增收致富,而这只是该县扶贫攻坚规划的一部分。

岳池县通过探索建立“三级四方”责任体系、“四不脱钩”考核体系、“三位一体”保障体系,不断增强扶贫开发工作实效。

该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县级领导、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扶贫攻坚工作组44个,把乡(镇)扶贫任务落实到县级领导、县级部门,把贫困村扶贫任务落实到乡(镇)、帮扶部门和驻村工作队,把贫困户扶贫任务落实到帮扶责任人,形成了县级领导、县级部门、乡(镇)和驻村工作队“三级四方”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

“四不脱钩”考核体系将贫困村的项目实施、群众脱贫、环境建设、组织建设纳入扶贫工作目标考核。实行“四不脱钩”,即凡是扶贫工程不见成效不脱钩,脱贫增收机制不健全不脱钩,基层组织建设不达标不脱钩,贫困群众不脱贫不脱钩,有力传导了扶贫压力。

建立“三位一体”保障体系。通过“大扶贫”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等文件,鼓励企业、爱心人士、志愿者组织等社会力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作用,形成了多元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2014年,全县累计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扶贫资金(含物资折款)3000余万元。建立“第一书记”全覆盖机制,通过党群干部派弱村、政法干部派乱村、农业干部派产业村等方式,向全县280个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提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2014年,全县“第一书记”帮助引进项目221个,协调资金3500余万元,培养致富能手4580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780个。建立“网络爱心”结对帮扶机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微博上,搭建“爱心认亲,结对帮扶”网络帮扶平台,累计发布求助信息145条,成功对接帮扶贫困户131户。

实施“五大工程”,强力攻坚破解难题

7月29日,对石垭镇陈家沟村的群众来说是一个高兴的日子,这一天该村的3口山平塘、4口蓄水池经过维修加固通过合格验收。“这下我们生产生活用水能得到保障了,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该村4组群众汤小云乐滋滋地说道。

让全村群众高兴的还有该村环水库1.1公里的水泥路片石铺设完成,马上将铺设二灰层,另外,3.43公里水泥路也正在做前期的施工准备。

“基础设施改善了,我们脱贫更有信心了。”贫困户陈廷长说道。

据县扶贫办数据显示,岳池县实施***以来,全县新建通村水泥路120.6公里,通水泥(沥青)路的行政村达535个,群众出行更便捷;建成农村供水工程7338处,解决了24.33万农村群众、3.21万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建丰—莲花寺22公里110kV、石垭等42个10kV输电线路改造,农村电力供应更加稳定。

据介绍,岳池县坚持从贫困群众最关注、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狠抓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五大扶贫工程”、12项重点工作。

除基础扶贫工程外,该县产业扶贫工程大力发展以核桃、花椒、中药材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黄龙、粽粑等乡镇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引导各乡镇采取“一镇一季一节”的旅游发展思路,成功培育乔家——朝阳采摘体验带、花园农家文化旅游带,发展农家乐56家。新村扶贫工程以新村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危房改造、卫生计生、文化信息等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幸福美丽家园。2014年以来,全县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510户;42个乡镇卫生院、792个村卫生室全面达标,新农合参合率达99.8%;积极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全县电视“村村通”、村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730个村接通互联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8%。能力扶贫工程狠抓基础教育和能力培训,扎实推进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6所,改造农村薄弱学校食堂36个,新建公办幼儿园6所,“普九”覆盖率达100%;开展“百名教师下基层活动”,推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就业能力;针对16—50周岁农村贫困群众,建立特殊培训生源库、技能人才储备库、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收录贫困技能人才信息3218条,录入企业用工需求信息2518条,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安置提供保障。生态扶贫工程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达32.6%。实施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平方公里。开展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垃圾处理实现村集中、乡转运、县处理。积极开展“洁净水”行动,与中信集团合作建设27个项目、总投资16亿元,生活污水实现生态处理、循环利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AQI(空气质量指数)常年保持在30左右,全年优良天数330天以上。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推动全警健身运动开展和警营文化建设丰富警营

为进一步推动全警健身运动开展和警营文化建设,丰富警营文化生活,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浓厚氛围,岳池县公安局于近日举办了首届警体运动会。据了解,此次运动会共开设了球类、田径、棋类、射击...

岳池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群众“脱贫奔康”激情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