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佐斌 文/图
人物名片
今年95岁的黄长城,岳池县北城乡耿家店村人,现随儿子居住于岳池县城。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17岁的黄长城便参军抗日,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后才回到家乡。
抗战故事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黄长城便报名参军,进入刘湘部队出川抗日,他被编入第50军145师869团1营1连3排7班,属步兵连。
黄长城参加的第一场战役便是南京保卫战。那时,日军已经占领上海,很快,南京保卫战打响,“当时,守卫南京的国民党军在南京外围包围了一层又一层,以阻止日军的进攻。”
国民党军队的士兵素质不高。黄长城说,他作为一名新兵,根本没有专门的时间训练,连枪都不会打便上战场了,“在战场上,由班长带着我们,稍有空,便教我们如何打枪、如何瞄准。”
这次战役由白崇禧任总指挥,战斗十分激烈,“机关枪只管轰轰轰地响,一带250发子弹,一两分钟就打完了,只看见日本鬼子一排一排地倒下。我方的伤亡也特别重大,一个团有一个掩埋排,专门掩埋牺牲的战友,但他们根本忙不过来。南京保卫战只打了一个多星期,蒋介石便下令撤出南京。这一仗打下来,刘湘的部队被打散战场上一边战斗,一边训练新兵
了,收不拢来,而上面还要处罚他。”
退守皖南,阻止日军沿江进攻武汉
南京保卫战失利后,黄长城所在部队退守安徽芜湖,固守皖南。
在皖南,国民党部署了3个军,与日军对峙。黄长城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固守皖南,在23个县之间,与日军反复迂回交战。目的就是不让日军沿着长江进攻武汉。于是,我们在河里布漂雷,日军根本就不敢在江里行船,如果他们真要强行行船而上,我们就往江里丢炮,炸死他们。”
日军为顺利实施沿江进攻武汉的计划,在皖南一带派出不少兵力争夺长江控制权,双方反复纠缠,尽管后来转向进攻长沙,但到投降之前,也未曾放弃在皖南一带的兵力投入。为此,自南京保卫战失利退守芜湖后,黄长城便随部队在皖南抗日,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
这一带的战斗很激烈。尤其是在青阳县,双方以青阳县城为界展开对峙,“整个青阳县城被炸得一片瓦都不剩。”
川军善于夜袭,“川耗儿”由此得名
在皖南近8年的抗战日子里,黄长城最自豪的是川军对日军展开的袭扰战。
“日军最怕我们四川人搞夜袭,他们上了几次当,半夜睡得正香时被我们杀了。”黄长城说:“川军搞夜袭是出了名的,一个晚上派一个连去偷袭,敌人睡得打鼾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摸到他们身边了,然后用刺刀杀死他们,再悄悄地回营。那时,川军搞夜袭在军中是出了名的,他们都称我们是‘川耗儿\’。”
“哪个连去夜袭由上面派,大家轮番来。我也参加了好多次,去一次一般要杀死一两个敌人。但危险随时是有的。有一次,我和战友居然摸到敌人的后哨去了,他们先以为是自己人在开玩笑,后来发现不对,准备去拿枪,我们立即就退回来了。”黄长城说,前哨是班哨,后哨是排哨,这一次,他们竟摸到排哨去了。他们一般不主动开枪,而是用刺刀,悄无声息地把敌人杀死,“若开枪,惊动了他们,我们也很难回去。”而担任夜袭的连无论是去夜袭途中还是回来,一路上都有其他部队掩护,“一层掩护一层,在晚上,即使被敌人发现了,他们也不敢贸然追上来。”
谈起日本投降的事,黄长城觉得很搞笑,“有一天晚上,我们又去摸敌哨,摸到敌人的营地时,发现一个日军都没有。到天亮才晓得,日本已经投降了,他们连夜撤走了。”
日本投降后,黄长城便回了老家。
新闻推荐
□岳池记者站黄汉军“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清扫房前屋后的垃圾,现在都成了一种习惯。”8月28日,岳池县朝阳乡高井圈村村民付永银说。说起村民的这种好习惯,一旁的村支书付光照说,这还得感谢县上...
岳池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岳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