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佐斌 文/图
人物名片
梁海泉,97岁,现居岳池县城。1940年,他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进入广西白崇禧部队,入编新19师56团3营8连任见习排长,并在南宁负责训练新兵,一年多后正式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战故事
1941年底,第三次长沙会战打响,梁海泉随部队沿湘桂铁路步行月余,抵达湖南衡阳。当时衡阳城已被日军占领,他们便开赴洞庭湖边的南县,与日军展开袭扰战、游击战。1942年夏天,中外盟军实施衡阳反攻战,梁海泉所在的团负责进攻日军守卫衡阳城的外围据点雨母山。
雨母山是一个绝对高度约500米的大山头,日军在山顶分散设有数个碉堡,里面布置有轻重机枪、小钢炮。日军的碉堡极为牢固,利用从湘桂铁路拆下来的钢轨做穹顶,上面再铺上丈把厚的泥土,尽管美国的飞机多次轰炸,但都未对其形成威胁。而且,其各个碉堡之间有交通壕,可相互支援,这进一步加大了进攻雨母山的难度。
中午时分,梁海泉所在团共2000余人向雨母山日军据点发动进攻。此时的雨母山已是光秃秃的一片,毫无林木可作掩护,我方战士在进攻中几乎全都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队伍进攻到近山顶的岩下时,敌人的火力更猛了,机枪、小钢炮不断袭来,山坡上到处摆满尸体,战斗异常悲壮。
在激烈的战斗中,梁海泉也差点受伤。当时,日军的一颗小钢炮直接落在他的身后爆炸,幸好他正伏在一个凹坑里,仅是臀部受了一点轻伤。
战斗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方才结束,绝大部分同志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一个团仅剩下100余人,但仍没攻下日军据点。而此时,作为排长的梁海泉不得不展现幸存领导的担当精神,他自任连长,将这100余人整编成独立连,率队伍从雨母山撤退,沿湘桂铁路与敌人展开游击战。
沿途,梁海泉部在一处大山丛林里与一群日本鬼子相遇,双方又展开了激烈的遭遇战。当时,有一名士兵想临阵逃跑,为不让其扰乱军心,他当场枪决了那名士兵。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梁海泉见队伍损失较小、且无继续缠斗的必要,便率队伍绕道撤退了。由于是大山密林,敌人不知梁部的虚实,也没再追上来。而梁海泉则率部顺利抵达桂林城并与广西部队会合。
新闻推荐
邓小平胡伦杨森川军首次参加抗击日军的淞沪会战就声名大振。□侯立新林明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难当头,全国各地迅速掀起抗日救亡高潮。一大批优秀的广...
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