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记者站 罗武林 本报记者 孔虹
“瞿家店村美如画,鸡鸭成群顶呱呱,公路修到家门旁,推倒平房建楼房……”一曲快板表达了岳池县白庙镇瞿家店村百姓脱贫致富的喜悦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瞿家店村辖11个村民小组,288户1001人。该村距白庙场镇7公里,地理位置偏僻,道路交通不便,水利设施缺乏,移动通讯不畅,且山多田少、林密沟深,人均占有耕地仅0.89亩,人均产粮255公斤,是欠发展的贫困村。
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这个昔日的贫困村正悄然发生变化: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了,产业开始发展壮大了,村民增收渠道变宽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因户施策 脱贫有方
“我们养的第一批鸭子8月份就全部卖完了,加上卖种兔的钱,赚了3000多元,你看到的这些鸭子都是第二批,已经联系好了买家。”瞿家店村5组的贫困户雷昌远一边给鸭子喂食一边告诉记者,年底他把鱼塘里养的鱼卖掉,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据了解,今年63岁的雷昌远年轻时因腿部受伤,留下了终身残疾,老伴也曾摔断过腿,至今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前靠儿子儿媳在外打工挣钱,全家勉强能够维持温饱。几年前,儿媳妇抛下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离家出走,让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经济来源单一,耕地面积较少,缺乏劳动力和发展资金是雷昌远一家脱贫的主要障碍。”瞿家店村党支部书记廖中友说,针对致贫原因,综合雷昌远一家的发展意愿和实际情况,帮扶单位为他家制定了以鸭、鸡和种兔为主的小家禽养殖规划,并送来了2000多元的扶贫帮扶金。利用这笔资金,雷昌远将房前的一口5亩大的鱼塘承包了下来,养上了2000尾鱼。
“一条鱼平均按20元计算,毛收入就有4万元,加上养鸭、鸡、兔赚的钱,我们老两口的收入少说也有5万多吧。”雷昌远高兴地说,“帮扶干部还给我儿子介绍了工作,一年也有几万元的收入,我们一家收入总共加起来将近10万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雷昌远的故事只是岳池县因户施策***的一个缩影。据了解,针对贫困村、贫困户的不同致贫原因,该县在***中采取了“一村一法、一户一策”的办法,逐村制定扶贫规划,逐户制定帮扶措施。每一个帮扶人员深入分析帮扶户的致贫原因和可能摆脱困难所需要的条件,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改善生存条件、发展增收产业、增强致富本领。
“正因为因户施策的针对性强,年底村里53户197名贫困人口将实现全部脱贫。”廖中友信心满满。
基础先行 致富有道
修路、修塘、修塔,田土调型……11月5日,瞿家店村田间地头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
“这些事,都是为咱瞿家店人造福的大好事,大家都很积极,能帮上忙的地方大伙毫不含糊。”村民舒先才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高兴地说道。
“瞿家店村地理位置偏僻,离场镇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以前卖一头肥猪,要请几个村民轮流抬,工钱加上伙食费,要用掉卖价的四分之一。村里的农产品要卖出去,也很麻烦。”廖中友说,修建一条通村致富路,成了全村群众最大的期盼,“目前,路已经在铺二层灰了,估计月底就能全面完工。”
“以往拉材料就只能用马驮,预制板这些还得请人抬,修房子的成本太高了,现在村级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材料全部拉到家门前,方便又省钱。大伙都准备建新房,也像城里人一样把房子装修装修,住漂亮房子。”廖中友言语中充满了喜悦。
目前,瞿家店村的5口山平塘已纳入县水务局整治规划,6组拦河筑堰水利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建设……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该村的产业也获得了发展。
产业支撑 发展有望
“今年帮扶单位为我家送来了一头猪、200只鹅、250只鸭,我和老伴在家养,现在已经赚了7000多元了。”该村6组52岁的廖中明笑呵呵地说,“今年可以过个好年咯!”
该村的另一户贫困户胡通明,长期在外打工,没挣上钱反而欠下了债,***让他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没想到,回老家,我过上了有房、有家、有产业的幸福日子。”胡通明激动地说道。
据瞿家店村“第一书记”程利华介绍,今年该村结合实际,大力发展产业,重点发展了畜禽、蔬菜、优质水稻、劳务输出、柑橘等。如今,通过大户带动、业主引领及散户饲养等方式,全村增养土鸡、土鸭、土鹅等小家禽两万只,可实现人均增收600元;增养牛、羊、猪等大牲畜1000头,可实现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动员群众增种优质蔬菜300亩,每亩预计增收2000元,实现总增收60万元、人均增收600元;增种优质水稻300亩,实现总增收6万元、人均增收60元。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利用结对帮扶干部推荐就业等方式,全村实现村民外出务工200名以上,全年劳务增收可达24万元、人均增收238元。村里还组建了瞿家店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对全村的农副产品进行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配送,为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土地调型后,就要发展藤椒产业了。到那个时候,我们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的收入,还可以到基地务工挣钱。”老党员廖中林想到今后的幸福生活无不开心地说道。
下一步,该村还将致力于丰富群众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全村有硬化道路、有标准卫生室、有文化室、有宽带网,户户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七有”目标,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新闻推荐
太平寨1号碉楼保存完好。坚固的寨门。据村民介绍,这个碉楼以前还兼作膳堂。□刘敏文/图10月21日,笔者随“两江行”釆访组来到岳池县伏龙乡采风,对太平寨印象极深。乘车来到太平寨下,缓坡渐进200余米...
岳池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岳池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