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阳和镇蔡家湾村的农民在为旱育秧苗床覆膜。
华蓥记者站邱海鹰摄
□本报记者站 廖小兵 吕清辉 张秋林 本报记者 刘夏
“今年,除了种我自家的8分地外,还要了别人家的3亩多地,准备再种些茄子、番茄。”3月1日,趁着天气晴好,广安区官盛镇云丰村农民何良池挽起袖子、手挥锄头,忙着翻耕土地、除杂草。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时节催农人。大春是全年农业生产最重要的一季,为夺取全年农业生产丰收,2月17日,市委农村工作暨春耕生产动员大会召开,对全市大春生产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拉开了广安市春耕生产的大幕。
眼下,各地农户正忙于农资采购、整地施肥等,农业部门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科技推广等行动,各地掀起春耕备耕生产热潮。
农资充足备春耕
“这种水稻产量高,但品质一般;这种水稻是精品,粒大口味好……”3月1日,邻水县丰禾镇一农资经营店里挤满了顾客,老板张永红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介绍产品,忙得午饭都没吃上。
“开春以后,来店里买种子、化肥的农户越来越多,一些种粮大户在年前就预定好了农资。”张永红说,在丰禾镇,像她这样的农资经营店有近10家,各类农用物资备得都很充足,保障全镇春耕需求完全没问题。
事实上,从去年10月起,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便在积极准备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力争今年大春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69.81万亩,大春粮食总产达到161.61万吨。
据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应备水稻、玉米“两杂”种子300万公斤,现已全部备齐;应备尿素、碳铵、磷肥、复合肥等60万吨,目前已备40万吨;农药应备900吨,目前已备650吨;农膜应备2300吨,目前已备1900吨,充分保障了全市大春生产需要。
农资打假保安全
“这些种子和化肥是从哪里买的,如果有问题要及时向我们反映。”这是邻水县农业局行政执法人员2月24日在邻水县袁市镇开展农资执法的一个场景。执法人员不仅对该镇各农资经营户进行了检查,还提醒农户到正规门店购买农资。
这仅是广安市开展农资打假的一个缩影。为确保农资市场秩序,去年冬季以来,各地农业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对全市所有从事化肥、种子、农药、农膜、农机具的农资经营户进行了认真检查,并对经营户的主体资格、索证索票、进销台账等方面进行监督规范,宣传了《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广大经营户的法律意识。
截至目前,广安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执法车150车次,抽检“两杂”种子70批次,种子样品110个,合格率达到95%以上;纠正不规范经营行为27起,责令退回不合格种子5000公斤;印发宣传资料11万份,张贴公告2700份,设置农资咨询台上百台次,接受农民咨询59万人次。
科技备耕成主流
“种子在水泥地上暴晒容易晒裂。”“旱育秧苗床揭膜要在晴天的傍晚”……近日,岳池县排楼乡农技人员来到该乡人和村,为春耕生产作技术指导。
“有你们的现场指导,我们丰收的信心更足了!”人和村村民郑永富在听完农业技术人员讲解后表示。
开春以来,为打好春耕备耕“科技牌”,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采取以会代训、科技赶场、文化下乡、现场讲解、电视录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大力宣传大春生产主推品种和水稻旱育秧、强化栽培、玉米育苗移栽、麦玉豆新三熟等增产实用技术。全市共印发技术资料150余万份,培训干部群众110万人次,基本做到了户户明白、人人知晓,确保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莉华3月18日,天津滨海高新区考察团与广安市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与会人员围绕企业发展、人才培养、技术培训以及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PPP项目等方面深入...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