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记者站 罗武林 本报记者 刘婧
3月7日,岳池县双鄢乡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吴希德忙完手里的活儿,来到出水口旁一水池边,观看养殖在这里的鲫鱼。
“再养3个月,就可以捞起来了!”吴希德说,2012年底污水处理站运行后,污水通过处理后变成了达到国标一级A标的清水。“完全符合再生水和景观用水标准,我不仅用它来灌溉蔬菜及花草树木,还养了一些鲫鱼。”
记者看到厂区内干净整洁,曝气池内的生活污水正翻滚着大量泡沫,“这是净化污水最关键的环节,目前它正增加着水体的含氧量,分解着有机污染物及除去恶臭味。”吴希德说,污水处理要经过滤渣、曝气、沉淀、消毒等多道工序,完全达标后才能排放。走到出水口时,吴希德舀起一瓢水,记者发现,水质清澈透明且没有异味,和刚进入处理厂时的污水大相径庭。
据悉,2012年6月,岳池县投资140余万元,在双鄢乡赵家坝村7组建设了这座占地3亩、日处理污水量150吨的小型污水处理站,并建成1200米的污水管网,能处理场镇绝大部分污水。
“别看是小型污水处理站,它的作用可大着呢。”双鄢乡相关负责人说,该乡位于响水滩水库上游,过去场镇居民的生活污水都直排进入响水滩水库,严重影响了县城居民的饮用水水质,“污水处理站运行三年多来,不仅确保了饮用水安全,也改善了场镇周边环境。”
“污水处理站建到了我们心坎上!”在场镇住了70多年的杨淑珍,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污水处理站破土动工的日子,她说,当时许多街坊邻居都跑过来围观,场面十分热闹。开工后,她每天都会到工地转悠,关心建设进度。工程竣工后,她还当起了环境义务监督员,纠正身边群众不良的卫生习惯。“现在场镇大变样,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新闻推荐
□杨龙凤2016年3月18日星期五晴3月18日,是我到岳池县粽粑乡廖家沟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来最高兴的日子。当天上午,在村民大会上,村民们再次同意将村里的300亩山坡地租给岳池县景山果业合作社种植...
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