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岳池新闻 > 正文

学堂沟村的脱贫“逆袭战”

来源:广安日报 2016-04-20 01:34   https://www.yybnet.net/

□岳池记者站 肖勇 本报记者 胡佐斌

4月18日,天气晴好,酉溪镇学堂沟村村内酉溪至兴隆公路旁沿线约3公里的藕田里,已依稀长出片片嫩绿的莲叶。几个月后,一望无际的莲叶点缀着红白相间的荷花,将形成一道独特的美景。

“学堂沟村是省级贫困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今年7月荷花盛开的时候,村内将隆重举办首届荷花节,以此打响乡村旅游这张‘名片\’,并借势将村里的莲藕、蔬菜及其他土特产推销出去,进而加快全村的致富步伐。”面对记者,该村党支部书记方斌信心满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内私营经济活跃

“种莲藕只是近几年的事,若说种蔬菜,我们学堂沟村的历史可久了。”方斌介绍,学堂沟村有6个村民小组、1200人,但耕地仅有742亩,除去近年来村上修公路所占耕地,已不足700亩,人均耕地不足0.6亩。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堂沟村尽管人均耕地不足,但村民的日子过得却比周围其他村都要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村内的私营经济活跃。

方斌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土改”后,学堂沟村被命名为红土地村,所谓红土地,就是指土质多呈红色,不肥沃,产出少。在当时,若土地贫瘠、耕地少,人们的生活是很难有保障的。但聪明的学堂沟村人却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1组因地处酉溪河畔,水源方便,村民便利用自留地培育菜苗,通过赶转角场卖菜苗获得收入;2组的木匠多,便做木箱卖,那时,木箱是嫁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故木箱总是供不应求;3组从事豆糠的加工和贩卖,收入也不低;4组的人多擅长捉鳝鱼,每天一早提着空鱼篓出门,回家时鱼篓便是沉甸甸的,赶集日拿去卖,赚得可不少;5组广柑多,经济收益颇丰;6组主要从事体力活,方圆数十里,那些抬电杆的,则多是他们。故那时,学堂沟村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1组的秧秧,2组的箱箱,3组的豆糠;4组捉黄鳝,5组多广柑,6组抬电杆。”

延续原有生活方式全村经济逐渐落后

转眼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外出务工,逐渐成为西部农村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方式。

然而,在改革开放前就已尝到甜头的学堂沟村村民大多习惯地延续着原有的生活方式,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学堂沟村的危机也渐渐袭来:

皮箱取代了木箱,做木箱的木匠失了业;农村养猪的散户少了,规模养猪场需要的饲料不仅量大,而且均来源于正规厂家,配方复杂,量少、成分单一的豆糠贩卖自然被淘汰;农村电鱼、闹鱼的多,田里的黄鳝几乎绝了迹;广柑品种落后了,果树也疏于管理而生虫了、枯死了,村里原来的广柑窖或垮掉了,或塞满了泥土;随着农村电网的全面普及,抬电杆的业务也没有了。

1组相对幸运,村民们依旧依托酉溪河,继续从事蔬菜育苗,但由于村内的公路、沟渠等基础设施落后、未配套,便始终停留在“背篓经济”的水平。而此时,尽管村内已有不少村民开始外出打工挣钱,但全村人均纯收入与其他村相比,差距甚远,最终被列为省级贫困村,成为全县重点帮扶的后进村之一。

如何快速脱贫致富、摆脱后进,一时成为学堂沟村人的强烈梦想。

政府引导规模发展贫困村脱贫“逆袭”

学堂沟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后,村公路、沟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进村,镇党委政府一方面调整村级领导班子,推举能人,一方面组织仍在从事蔬菜种植的村民外出考察学习,适时扩大种植规模,更换优质品种,引进大棚种植,促进村内的蔬菜种植提档升级。

方斌介绍,截至2015年,全村蔬菜规模种植面积近200亩,规模种植户20余户,户均年纯收入10万元左右。

莲藕种植则是村内的另一特色产业。2012年,该村引进业主连片种植莲藕200余亩,年亩产莲藕2000公斤以上,亩产值可达1万元。

业主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村干部一班人,同时为积极响应上级提出的消除“空壳村”的要求,今年初,该村以合作社的名义,紧邻业主的莲藕种植基地,租地30亩,全部种上莲藕,并严格按照业主的管理模式管理,上市时则由业主统一代为销售。

“发展产业,必须稳步推进,对合作社来说,今年这30亩主要是尝试,一旦获得成功,明年不仅合作社要扩大规模,还将调动广大村民也参与进来,并借一年一度的荷花节,不断造大声势,真正把学堂沟村打造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有名的莲藕种植基地村和夏季赏荷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而带动全村人民快速增收致富。”采访结束时,方斌如此说道。

新闻推荐

壮志写青春丹心铸警魂

□汤志斌雍剑波整洁的警服,健硕的身材,一双浓眉大眼透露出果敢,这是唐虎给人的第一印象。今年33岁的他,现任岳池县公安局顾县派出所所长,从警14年来,先后获得“岳池县十佳青年”“广安市见义勇为个人”...

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池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学堂沟村的脱贫“逆袭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