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滩电站外景。
□本报记者 朱丽/文 胡佐斌/图
长滩寺河作为嘉陵江段武胜境内最大的支流,“两江行”自然不会错过。5月12日,采访组来到长滩寺河贯穿全境的武胜县街子镇。这是一座有着“水乡”之称的古镇,长滩寺河在该镇境内约22公里长。就在这短短的22公里水域上,却建有三座水电站——张家滩电站、桥坝滩电站、高滩电站,而三座电站的间隔只有几公里,这种情况实属罕见。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三座电站。
长滩寺河蜿蜒过境落差发电利国利民
解放初期,全国大部分农村都未通电。为了解决农村用电问题,1956年以后,武胜县内部分农业生产合作社,由社员投资、投劳或贷款修建了一些小型水电站,白天加工农副产品,晚上供社员照明。街子镇的几座水电站就是在这段时间陆续修建起来的。
“张家滩电站最早修建于1954年,由张家滩村办企业组织村民自行修建的。”现年84岁的当地村民胡文胜如此说道。当时为解决村民用电问题,张家滩村就组织村民将张家滩上原有的水磨房改建成小型水电站,修建引水槽,白天加工农副产品,晚上就发电供村民照明,直到上世纪80年代被县电力公司收购。记者查阅《武胜县志》了解到,高滩电站建于1962年8月,由武胜县电力公司投资,先后扩建了两次。桥坝滩电站建于1972年,也是由武胜县电力公司投资修建,1984年进行了扩建。上世纪80年代前后,武胜县对境内的多数电站进行改建、扩建,装机容量加大,发电量也大幅度上升。到1985年,武胜县共有水电站16座,其中,长滩寺河上就有8座电站。
长滩寺河,又名盐滩溪、灵溪水,全长110公里,流域面积770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1万多千瓦。河道多为窄谷地貌,最窄处不足5米,蜿蜒曲折,落差大而集中,甚至形成阶梯式石滩。因此,岳池县和武胜县先后利用天然落差建有小水电站10余处,装机容量7000余千瓦。
历经半世纪风雨小电站依然有春天
5月中下旬,川东地区提前进入雨季,长滩寺河的河水不断上涨。为进一步了解情况,5月26日,记者走进街子镇柏树桠村的桥坝滩电站。一进大门,一条宽约2米的引水槽从大门左侧流过,直奔前方的机组房,滚滚而来的河水经过一定落差,重重地冲打着发电机组的螺旋叶片,发出轰鸣的声响……一旁用砖石结构砌成的一楼一底的办公楼,因年代久远,显得有些破败,但灰白而对称的墙体、拱形的门廊,一看就是典型的苏式建筑。电站内因雨水的浸染,加上人员稀少,青苔遍地,但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它的坚实和牢固。从办公楼外悬挂的牌子,我们看到房屋的修建时间:武胜县电力公司1984年1月竣工。
“目前,正是长滩寺河的丰水期,电站基本是全天候发电,但我们电站属于小型水电站,年发电总量只有100万千瓦左右。”桥坝滩电站站长唐中华介绍到。
随后,记者还走访了张家滩电站和高滩电站,这两座电站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扩建后,站内房屋都是苏式建筑风格。其中,高滩电站是三个电站中最大的一个,这里紧邻高滩瀑布,大雨过后,这里成为瀑布的绝佳观景台。站内宽敞而空置的办公楼和公园式的绿化设施,让我们感受到它曾经的繁荣。高滩电站工作人员唐意栋告诉记者,目前站内只有8个工作人员,而以前最繁忙时有20多人,加上家属,站内房屋几乎无空置。2005年,武胜电力企业改制,这三座电站划分到四川东信实业有限公司(前身为武胜县供电公司)。
“长滩寺河因为石滩较多,加上落差大,比较适合修电站。长滩寺河上的几座水电站,在武胜过去电力紧张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街子镇境内的三座电站年发电总量虽然只有400万千瓦左右,但作用依然不可小觑。”四川东信实业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李毅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图为位于岳池医药产业园的仁安药业一角。本报记者张启富摄□岳池记者站肖勇张秋林本报记者杨雪莲【县域名片】岳池县西邻成都,东接重庆,是川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前往重庆的北大门。作...
岳池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