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志斌
17岁少年染上毒瘾,伸手向家人要钱未果,便放火烧毁自家房屋。
近日,岳池县公安局在调查一起民居火灾时,发现火灾系人为纵火,且受害人知道实情却故意隐瞒。之后,民警通过调查核实,依法将涉嫌纵火犯罪的嫌疑人陈某甲抓获归案。
家庭不幸:
母亲离家出走,残疾父亲离世
陈家原来住在岳池县石垭镇陈家沟村,政府为了关心照顾身患残疾的陈某乙,在石垭场镇边上划拨了一块地,供陈某乙和另一位残疾人修房居住。2000年左右,陈某乙与另一位残疾人在划拨的土地上修起了一栋四楼一底的楼房,底楼门面房两人一家一间,陈某乙与妻子、三个孩子分住在该栋楼房的三楼、五楼,另一残疾人住二楼、四楼。
即使建起了楼房,因自己身体残疾,陈某乙最终没能留住妻子。2007年,陈某乙的妻子丢下年幼的孩子,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即便如此,陈某乙在自己老父母的帮扶下,还是辛辛苦苦把三个孩子拉扯长大。
2010年,陈某乙因病撒手人寰。此后,照顾孙女、孙子的重任落在了70多岁的爷爷、婆婆肩上。两位老人起早贪黑种地,靠着微薄的收入供养两个孙女和孙子陈某甲读书。2013年,大一点的姐妹俩初中毕业后就不再继续上学,先后到外地打工挣钱,以补贴家用。但留在家里的陈某甲,却并不让爷爷、婆婆省心。
不孝孙子:
打牌、喝酒还吸毒
两个孙女让老人感到很欣慰,姐妹俩也知道这个家庭的不幸,主动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挣钱,省吃俭用,发了工资就把钱寄回来给爷爷。但两个姐姐的做法,却并没有感化在家的弟弟陈某甲。
姐姐出去打工后,陈某甲更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无人能管教约束。场镇边上的家,自然就成了他一个人的天下,常邀请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玩,久而久之,陈某甲养成了打牌、喝酒的恶习。
2015年5月,陈某甲在网吧与一名吸毒人员搅在一起,在吸毒人员的怂恿下,他染上了可怕的毒瘾,从此不能自拔。
为了筹措毒资去购买毒品,陈某甲习惯性地把手伸向了不知情的爷爷。一向疼爱孙子的爷爷,面对陈某甲的无理取闹,还是忍痛把孙女打工寄回来的钱和政府发的补助金给了他。但这些钱根本就不够填补陈某甲吸食毒品的“无底洞”。
陈某甲是陈家单传的男孩,从小就受到爷爷的溺爱。孙子每次伸手要钱,爷爷都会满足他,如果哪次爷爷手里没钱给他,陈某甲就赌气,甚至摔家里的东西。
2016年3月中旬的一天,陈某甲从场镇上来到爷爷在乡下的家,开口就要钱。爷爷说:“前几天才给了你500块钱,这么快就用完了?”于是,陈某甲就编了一些谎言骗爷爷。
“家里已经没有钱了,你两个姐姐寄回家的钱都给了你,我们哪里还有钱!”
见爷爷不给钱,陈某甲赌气跑进厨房,把堆在厨房里的柴草点燃,他要把爷爷住的房子烧了。爷爷见状,赶紧冲进房去,把着火的柴草抱了出来。
终酿大祸:
吸毒少年纵火烧房
吸毒的费用,是个“无底洞”,何况对于陈家这样贫穷的家庭。2016年6月1日,在毒瘾的驱使下,陈某甲再次来到乡下爷爷家里要钱。
爷爷还是拿不出钱,陈某甲相当气愤,没有跟爷爷打招呼,就闷闷不乐地回到场镇边上的楼房里。晚上8点多,陈某甲踢开两个姐姐住房的房门,想找些值钱的东西,他把床、衣柜、抽屉等家具搬开、砸烂后,还是没有找到一分钱,也没有找到值钱的东西。陈某甲气愤不已,将姐姐的衣服、被子堆在一起,用打火机点燃后,关上门就出去了。
场镇上的热心群众发现有住户的窗口冒出浓烟,赶紧拨打了火警电话。岳池县公安局石垭派出所接警后,迅速组织警力赶到现场进行处置。烈焰从窗口喷涌而出,巨大的火苗在房内噼噼啪啪地炸响燃烧,民警一边组织楼上、楼下及附近的居民撤离,一边给县消防大队打电话,请求增援。
好在岳池县消防大队距离火灾现场不是太远,过了约20分钟,消防车就呼啸而至。强大的水柱冲向火海,火势在消防人员的努力下一点点被压制下来,半小时后,大火终被扑灭。
大火被扑灭后,派出所民警走进现场调查着火原因,发现最初的起火点就是屋中的衣物。据群众反映,着火的房间是陈某乙的两个女儿住的,姐妹俩出去打工后就锁好了房门,没有住人。但从现场来看,确实是有人故意在衣物上纵火才引起火灾的。大家自然把目光转向了陈某甲。
爷爷老陈知道放火是重罪,是要被判刑的,就撒谎说不是陈某甲干的。有群众给办案民警提供线索,称陈某甲不但顽劣,还有可能在吸毒。经过尿检,17岁的陈某甲吸毒被确认。
办案民警通过反复做其思想工作,陈某甲最终供述了放火烧毁姐姐房间的犯罪事实。目前,陈某甲因涉嫌放火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新闻推荐
张静正在认真工作。□实习生彭越岳池记者站张秋林本报记者龙俊帆文/图7月20日一大早,家住岳池县粽粑乡皂角树村的张静走进工作室,拿起螺丝刀,又开始捣鼓桌上的零件。“我争取在这一两年内,再拿一个实...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