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志斌
一位40岁的中年汉子,因患上尿毒症,花光了家里10多万元积蓄。为筹集医疗费用,家境贫困的他竟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道路——伪造病历资料和住院发票套取新农合补偿金共计31万余元。
为治病走上“绝路”
杨某是岳池县恐龙乡人,2010年,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如果不换肾的话,杨某就得频繁地到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所需要的巨额医疗费用对杨家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为了维持生命,杨某只得定期到医院去进行透析治疗,每次都得花几百元到上千元。按照农村合作医疗的规定,杨某的医疗费用如果要报销的话就必须住院,然而在费用报销的目录里,治疗尿毒症的很多药品并不在报销之列,住院的话每个月要用1万多。因此,杨某只好不住院,每次透析治疗后买点药就回家。就这样,不到一年时间,杨某就用完了打工多年攒下的10万余元积蓄。
2011年8月,杨某到成都一家大医院去做血液透析,在排队等待的过程中,一位“票串串儿”走过来悄悄问他需不需要发票。杨某好奇地与他细聊后得知,对方可以伪造医院的住院发票和住院病历等,并保证这些资料能帮助报销医疗费用。
想到家里已经一贫如洗,确实需要钱来治病,杨某决定试一试,就花800元从“票串串儿”手上买了一套住院的相关资料,之后在岳池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进行报账。由于该县新农合的报账系统没有与医院联网,加上“串串儿”提供的资料仿真度很高,一般人很难发现,因此,杨某顺利报销了1万余元。
事情败露被移送起诉
钱对于杨某来说就是生命!从此,每当杨某到成都去治疗的时候,就找到“串串儿”伪造3万元左右的住院票据,然后拿回岳池报账。
2015年3月中旬,杨某又像往常一样拿着一叠票据去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申请住院报账。工作人员在审核杨某提供的票据时,发现了端倪。杨某提供的票据资料与前一位同一个医院患者提供的资料大有出入,工作人员警觉起来,经过对比查实,杨某提供的住院相关资料系伪造。随后,工作人员对杨某近5年的报账资料进行复查,发现杨某所提供的资料均是伪造,共计报账22次,涉及金额31万余元。于是,工作人员当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岳池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后,很快找到嫌疑人杨某。杨某并不意外,知道警察找他的目的,当场交代了自己骗保一事。
考虑到杨某特殊的身体状况,该局对他采取了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目前,该案已被移送审查起诉,杨某将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新闻推荐
立于古墓前的十面碑。瞿家店古家祖墓。本报讯7月11日,记者从岳池县白庙镇获悉,在该镇瞿家店村的一处荆棘丛里发现一座古墓。经现场勘查,该墓为清代古墓,罕见的是,古墓前方5米处,立着一对高近2米的十面...
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