箩蔸岩洞塘。
相传这里曾经就是和溪县的衙门正堂。
雕有祥云的水福寺塔石。
当年的官道。。
□岳池记者站 胡佐斌 文/图
在岳池县境地,遗存有两处古县城遗址,一为唐武德二年(619)设置的新明县城遗址,一为南宋开禧三年(1207)设置的和溪县城遗址;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新明、和溪二县,并入岳池县,和溪县在历史上仅存在76年——
在岳池境内,曾有一个南宋时期的县城,在历史上存在时间极短,仅76年,它就是和溪县。经专家考证,其遗址位于岳池县新场镇境内,距今岳池县城约15公里。
由于和溪县仅在南宋时期短时间存在,岳池人对它知之甚少,为此,记者于8月20日探访了和溪县城遗址,并著以成文,以期让更多的人知晓它。
岳武古道有古城,曾被误为定远县前身
关于和溪县,岳池县自清初以来,各个版本的县志均有记载,内容也大体一致:“南宋开禧三年,升和溪镇为县,镇辖区从岳池划出……元至元二十年,新明、和溪二县废,并入岳池县。”南宋开禧三年为公元1207年,元至元二十年为公元1283年,也就是说,和溪县在历史上仅存在了76年。
尽管岳池县各个时期的县志均有和溪县的记载,但和溪县城遗址所在地,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正式被文物部门锁定在今岳池县新场镇大桥村,并立下了文物保护碑。
然此前,《南充地区建置沿革》曾对和溪县这样记载:“南宋宁宗开禧三年置和溪县,属广安军,县治在今岳池县白庙乡。”或许正是这样的记载,一时扰乱了人们对和溪县城遗址的确定。
其实,关于和溪县城遗址,清嘉庆版《定远县志》早有明确记载:“和溪废县,治北七十里,地名千石(音dan)沟,水福寺右,城垣遗迹至今尚存。明进士王应熊《水福寺碑文》云:‘治北和溪镇,先是定之旧墟。\’又嘉靖十一年,四川按察司佥事孟养惟《新迁碑文》云:旧治自元迄今二百年,议迁屡矣,旧县始于元,而和溪在元之前,地势平坦,为宋女菁坪无疑。《岳池志》:有和溪废县,在县西二十里。今考遗址,距岳池县界十里,距岳池城三十里。”
定远县是今武胜县的前身,民国三年(1914)更名为武胜县。需说明的是,今岳池县新场镇原属武胜县,1952年划归岳池。今岳池县九龙镇界牌村,原有界牌,即岳池与武胜交界处,距岳池县城仅二十里。而解放前,岳池到武胜的官道便是经岳池西门出,过界牌、新场、踏水,抵达和溪废县,在和溪县城遗址外的大桥处并入顺庆(今南充)到合州(今重庆合川)的官道,再经沿口、旧县,到达中心镇(武胜原县城)。
有意思的是,元至元二十年,和溪县并入岳池县,但仅四年后,定远州改为定远县,原和溪县城所在地也划入了定远县版图。于是,一些史家便误认为和溪县就是定远县的前身。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根据史料可知,定远县并非和溪县更名而来,定远县的前身是定远州,定远州的前身是武胜军,只是和溪县与定远县所辖范围有些重合罢了。
至于明代四川按察司佥事孟养惟所言“和溪废县为宋女菁坪无疑”,据今人考证,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和溪废县遗址寻踪,隐约可见古城街道
在新场镇大桥村,千石沟这一地名至今仍在使用,何以取名“千石沟”,村民不得而知,只道是意指一大片沟坝。沟坝除东面为悬崖外,其他三面是三条山脉,三条山脉在此聚集,形成“三龙抢宝”之势。和溪废县遗址便卧于沟坝里,主要集中在今大桥村2组。
大桥村村主任郑兴泽的家便在和溪废县遗址中。他说,他打小就听老人说,这里原是一个县城,“但听说这里地势不好,原因是箩篼岩(大桥外的悬崖,有瀑布)升了空,到了晚上,接连几里路的狗都不曾叫过。县城里不敢杀犯人,一旦杀了犯人,县大老爷就无缘无故地生病或死去。后经风水先生指点,县城便搬迁至现在的武胜县旧县乡,改为定远县。”
距郑兴泽家不远的竹林边,至今仍有一尊残缺的石狮,高约0.5米,背上的螺纹依然可见。郑兴泽说:“相传这狮子就是以前衙门口的。”
废县遗址处的民房相对集中,仍有不少瓦屋,但这些瓦屋的墙体有些特别,构成墙体的条石大小不一,一看就是把原来的某些古建筑拆后重砌的。不过,条石上除偶有一些雕饰外,鲜见有文字的。夹杂在这些瓦屋间的空地,常见一些石板铺成的路面,极像古城当年的街面,但剥蚀残缺,已没有了当年的气势。
郑兴泽说,传说他家的位置就是以前的衙门口。若按此,其衙门应该是坐北朝南的布局。但另传县衙大堂是村民谢良才家的位置,故村民们常常开玩笑地称谢良才为谢县长。而今,谢良才家的屋檐上仍可看到雕饰精美的沟滴,以及当年的院坝。
在一座废弃的民房外面,有一口长约2米、宽高各约1米的方口石缸。郑兴泽说,这口石缸以前叫花缸,四面都雕刻有龙,上世纪60年代时作为集体伙食团的水缸,后来集体伙食团取消,有村民想将花缸抬走作为家用,但石缸太重,抬不动,便把表层的龙给打了。
谢良才家的外面,有一条古老的石板路,基本完好。郑兴泽说,这条石板路就是从岳池县城方向过来的,与大桥连接。而在这石板路附近的稻田里,也有一对石狮,倒伏着,已残缺,但比先前看到的石狮要大一倍多,如果将其扶正,坐高近1米。石狮旁边,有一口古井,深近10米,村民至今仍在使用。
沿着石板路,朝古城东北方向穿过几块稻田,便是水福寺了。水福寺的历史要比和溪县城更早,据清嘉庆《定远县志》记载:“水福寺,城北七十里,
隆庆五年碑载:‘寺始周宋,至绍兴重建。\’”又载:
“崇祯元年,寺更名水福,临水面山,名胜第一。康熙四十九年修。”所谓“周宋”,即指后周与北宋时期。由此可知,水福寺早在后周和北宋时期就有了,后经多次重建,因临水面山,时被称之为定远县的第一名胜。
而今,水福寺处已成为民居,原寺庙台基仍在,康熙年间重修的殿宇仍有部分。另有雕龙的石柱、刻有祥云的塔石,以及功德碑等。功德碑上,除刻有捐修寺庙者的姓名外,还可见一些关于寺庙介绍的残存字迹,如“今水福寺系古梵刹”等。
城外的古桥古墓与深潭,留下诸多神奇
大桥村之所以名为大桥,就是因为村内有座石板桥,名为大桥。
大桥就在和溪废县遗址外约200米处,桥长约40米,高约3米,横跨长滩寺河,上游扎有河堰,桥下为石滩。据清嘉庆《定远县志》记载,其为通岳池要道,乾隆五十四年修。但如今,该桥已毁,村民说,大桥是被2014年的一场洪水冲毁的。为此,新场镇党委、政府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在紧邻大桥处另修了一座钢筋水泥桥,并成为通村水泥路的一部分。
大桥靠大桥村一侧之右,有一株黄桷树,需三四人才能合围,不知其具体年代。再往右行约50米,又有一古桥,长仅3米,为平板石桥,但颇为奇特的是,它是在第一层桥面上立上1米高的桥墩,再铺石板构成第二层桥面,村民称之为“桥上又重桥”。为何如此,村民也一时难以说清。
大桥原址下游约200米,便是箩篼岩,两侧岩高约50米,中间河床断层高约40米,宽约30米。平日里,仅是一股宽约1米的瀑布飞泻而下,但若遇上涨水时节,那满瀑的水流气势恢宏,令人震撼。
瀑布之下为深潭,潭水从未干涸,村民称之为洞塘,相传潭中有无底洞,可通嘉陵江。村民讲述,上世纪70年代,在一个枯水期,周边村民组织了12台水车,准备将洞塘的水抽干。村民组成几班人马,轮番上阵,连续两天,终于让潭底的洞口显露了出来,但此时,天空乌云突至,稍后雷电交加,暴雨猛袭,人们不得不及时将水车移走了事。
洞塘为幽长的峡谷,谷中乱石林立,千姿百态,两侧竹树蓊郁,常见一些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在峡谷中游玩。峡谷左侧,有一小型水力发电站,那直径约1米、长50余米的钢结构水管将水从岩上引入到岩下的发电机房。人们难以想象,在不通公路的箩篼岩,大型起重设备无法到达的情况下,这又粗又重的引水管是如何架上去的。
箩篼岩峡谷右侧岩上,是新场镇七星照月村。村内距箩篼岩不到一里处,有一清代官墓,官至文林郎,属正七品。墓及前方的碑亭保存完好,尤其是碑亭设计较为精美,字刻内容齐全,颇有文物研究价值。
文林郎墓之后,则是岳池县著名的七十二关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岳池县文物志》便记载曰:“地下暗室众多,关关相通,俗称‘七十二关坟\’。”更有人将其与诸葛亮墓葬的故事以及岳池境内的三国传说结合起来,将“七十二关坟”猜测为诸葛亮之墓。至于神奇传说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真相,一直等待着考古专家揭秘。
以古城为名片,探索乡村旅游脱贫模式
在和溪县城遗址西面不远,还有一处古迹值得一观,即大佛寺。清嘉庆《定远县志》载曰:“有古佛,高二丈余,年代无考。”据村民证实,古佛共有三尊,雕刻甚美,至今仍在。但由于采访当天时间较紧,而村民也说大佛寺今无寺庙,甚为荒废,荆棘丛生,已无路可去,于是大家放弃了前往一观的想法。
不过,在即将结束采访并离去时,我们还是挺兴奋的。因为,在新场镇党委书记宋勇看来,当天大家所看到的内容,不仅仅是古迹或者美景方面的问题,它即将成为新场镇脱贫攻坚的重要发力点。
“现在,箩篼岩峡谷外面的武胜县三溪镇箩篼岩村正被武胜县作为乡村旅游的亮点来打造,与七星照月村相邻的排楼乡龙井沟村的李花节和‘香雪李\’采摘节也在全市弄得风生水起,这为我们找准脱贫攻坚的着力点提供了有利契机。我们将以和溪古县城及周边潜在景点为名片,探索乡村旅游脱贫模式,并将武胜县三溪镇的乡村旅游与排楼龙井沟村的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促成更大的乡村旅游品牌。”宋勇颇有信心地说,“相比之下,我们新场镇大桥村和七星照月村更有看点,更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将来也必将成为这一大片乡村旅游带的核心,也必将给这两个村甚至整个新场镇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宋勇介绍,目前,在镇党委、政府引导下,作为贫困村的七星照月村已栽植优质花椒苗200亩,并引进了全新的管理模式,三年即可实现投产。同时,计划在箩篼岩处扎堰蓄水,从而可实现每天定时观看箩篼岩满瀑的震撼效果,并打通到大佛寺的观景道,让游客有机会感受这里的佛教文化,“届时,我们可同时推出探古城、观瀑布、看大佛、采椒果四大乡村旅游模式,从而让
这里一年四季都能留住游客,进而让村民们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游客在岳池县大石乡赏花休闲。武胜县宝箴塞利用闲置农房改建的客栈充满乡村魅力。近年来,广安市坚持“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成片推进”的理念,依托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不断完善乡村基...
岳池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岳池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