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简文湘
在广西中医药大学,有这么一对“特殊”的母子,母亲梁雪就读于2012级国际传统中医班,儿子关杰祥则是低一届的“师弟”,母子俩每天都会交流学习心得。
广西中医药大学全日制五年本科国际传统中医班又叫“香港班”,是专门根据香港中医医疗体制开设,采用小班教学,课堂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深受香港学生欢迎,至今已举办了7届,入读的香港学生有175名。
广西中医药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可免试接收香港学生的高校,目前在该校就读的118名香港学生,有超过90%的学生是通过免试试读政策过来求学的。“这个政策让我圆了‘大学梦\’。”年逾50的梁雪说,正是因为看好香港中医的就业前景,加上喜欢该校的教学方式和氛围,她说服了本来要读理科的儿子一起来到广西就读。(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如今,来桂学习的香港学生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主要学习的专业有中医药和艺术等。”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蔡昌卓介绍。
你来我往结情缘。目前,广西主要高校均与香港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科共建、师资培训、教育研讨等交流活动。
为了积极推动桂港两地青年交流交往,广西在南宁、桂林、北海、百色等地均建立起香港青少年国情体验和创新创业基地,并即将实施《张骞计划——大学生暑期实习项目》,组织香港大学生来桂实习。
自2013年,来桂交流的香港教师和学生团组不断增多。教师团组主要有香港教师专业考察团、中小学校长考察团、香港家长教师会联合考察团和香港大学职员协会考察团等,每年人数约为130人;学生团组主要有“同根同心”内地交流中学生团和香港职业训练局青年学院青少年学生代表团,每年人数约200人。同时,广西也每年组织幼儿园名园长、优秀幼教教师培训团、中高职院校重点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团等团组赴香港学习交流。
而“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的成立,则使广西与香港的职业教育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
2015年9月19日,“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这是目前香港职业训练局与内地职业教育机构间开展的最大合作项目。桂港双方以“中心”为依托,组织召开了第一次“中心”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制订“中心”运行基本机制,互派了5批次师生交流,共同举办了两次职业技能大赛。
“下一步,桂港教育合作的重点是,持续推进桂港教育领域深入交流与合作;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桂港在高教、职教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继续办好‘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把它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国际水平的职业教育机构。”蔡昌卓说。
在教育交流合作日益紧密的同时,桂港文化交流也是如火如荼。
“桂港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人文相亲,两地在文化交流上的优势得天独厚。如广西的粤剧团到香港表演就非常受欢迎。”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朱创伟说。
2013年以来,我区多次组织文艺团体赴港合作演出,参加美食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并在香港举办文物、书画及摄影展。
2014年7月至9月,由自治区文化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的“瓯骆汉风:广西古代陶制明器”展览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办。该项目被列为文化部2014年度内地与港澳交流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共有13万多名观众参观了展览。
2016年4月,自治区文化厅组织艺术团赴港参加“赏心乐食”美食文化节广西展区文艺表演、联欢晚会、民俗展示等活动。壮乡歌舞、天琴弹唱、民族服饰走秀、绣球制作展示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节目,吸引了约10万人次的香港市民前来观赏。
“今年,我们将组织《碧海丝路》艺术团赴香港参加第十八届《香江明月夜》庆中秋系列演出活动,同时还邀请香港艺术工作者代表团访桂开展文化交流。”朱创伟说。
新闻推荐
广西出台职称评审认定新办法,外语计算机不作统一要求 弄虚作假5年内不得申报职称
本报讯(记者史小辉)昨日,记者从人社厅官方网站获悉,近日该厅印发了修订后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推荐评审认定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进一步规范广西职称推荐评审认定工作,规定在申报过程...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