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天气状况良好,市区范围内经常可以看到“南宁蓝”。图为人民公园的绿树在一片蓝天下更为苍翠。南国早报记者 邹财麟摄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张文卉实习生郑杏)12月30日,广西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据监测,今年1月1日至12月29日,我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是91.9%,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3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5%,整体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基础能力建设,自治区财政投入2400万元用于补助各市环境空气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共计布设331个网格站点,实现快速锁定污染源,最大限度降低污染影响。我区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对污染源的监测查找能力,建成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实现对污染物区域性传输的追踪,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复合观测站监测能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区预警预报准确性提高,全区区域性污染过程预报准确率接近100%,污染过程城市发生污染天气准确率大于90%,将预报能力从预报未来7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提高到预报未来10天。
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今年1~9月,在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中,广西有6个市跻身全国前10名,9个市跻身前30名,是全国入围最多的省份。
今年7月,我区成立漓江、南流江、九洲江、钦江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指挥部,将重点流域整治作为我区13项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之一。建设南流江、九洲江流域污染防治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掌握流域水污染状况,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治污。
1~12月,我区列入国家“水十条”考核的52个地表水断面中,50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优良比例为96.2%,无劣Ⅴ类断面,其中Ⅰ类水质占比3.9%,Ⅱ类水质占比84.6%,未达优良水质的2个断面分别为玉林市南流江横塘断面(Ⅳ类)和钦州市钦江东断面(Ⅳ类);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97.4%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要求,同比上升4.9个百分点;已基本消除黑臭水体67段,消除率为95.7%,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
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关停“十小”企业69家,分类清理处置“散乱污”企业4522家。在生活污染防治方面,重点流域实现了镇级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建设农村集中及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共6848座。
此外,我区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持续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加强农用地日常环境管理和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加快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新闻推荐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黄占玲)又是一年即将过去,挥别2019,即将迎来2020,在12月31日跨年夜的晚上,由鲁花冠名的“广西日报传媒集团...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