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新区永兴镇永安廉租房小区,有一位小区管理人员,她平常总爱跟小区的老太太聊天,帮孤单的老人料理家务,甚至拿出自己的工资给困难老人买粮油、药品……小区的老人们都由衷地夸她是社区老人的好女儿。她,叫何玲,一年前应聘到永安小区任管理处办公室主任一职。
今年90岁的陈玉立是小区的一位普通住户,她的亲人不在身边,平时一日三餐没人照料,何玲知道后,主动为老人做好饭,再按时送去。老人年纪大了,做什么事都力不从心,何玲便定时上门给老人洗澡,帮她料理家务。陈婆婆对何玲越来越依赖,总拉着她的手说:“你一定要在小区工作下去啊。”何玲笑着对陈婆婆说:“不得走,你放心。”
张秀英的老伴去世后,独自生活,无人照顾。何玲就像照顾陈婆婆一样,每周都会到张家帮老人洗澡,每个月还会送米油和鸡蛋等物品。张秀英老人感动地说:“她帮我洗澡,帮我搓背,这些事恐怕连自己孩子都做不到。”“刚搬进小区不会用天然气,都是小何手把手教会我的。”小区居民李阿姨说,左邻右舍有什么事,只要向何玲开口,她能帮上忙的从来不会推辞。
在廉租房小区工作一年来,何玲把小区孤寡老人的情况弄得清清楚楚,还特意记录下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每天上门探望。
何玲每月有1000元的工资,她经常把钱拿出来给小区几户特别困难的住户购买粮油,或为患病老人买药。她还不时带小区里的孤寡老人到城里逛街,帮年纪大的空巢老人洗衣做饭。为了方便老人们及时找到她,何玲的手机24小时从不关机。
早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何玲就带着14岁的女儿到永兴板房义务帮忙,到北川做志愿者。去年,来到永安小区工作以后,她更把这个廉租房小区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我现在能过上相对安逸的生活,也是因为从小就得到许多人的帮助。”何玲说,她出生在剑阁县白龙镇广坪乡,家里姐妹多,小时生活很贫苦。1988年,何玲考进北京的一所大学,成了乡里第一个大学生。为了给她筹集学费,全村老少拔黄豆苗到集市去卖,并在第二天把钱给她家送去。一元、两元、四元……何玲含泪接过乡亲们凑的钱去北京读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何玲与丈夫一起创业,拥有了自己的物流公司。为了回报社会,她专门去廉租小区工作,还经常给家乡捐款,希望让更多的人都过上好日子。 (本报记者田明霞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文宇他,一米七的个头,伸出双手,满手的老茧似乎在告诉大家他的劳动年龄,因为长期暴露在电焊枪的弧光下,两颊、鼻梁,甚至额头都有些泛红。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四川兴事发门窗有限责任...
剑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剑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