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公安机关“清网行动”英雄群像
一场疾风骤雨般的“清网行动”,成为2011年公安战线上的闪耀记忆。
这场空前的追逃决战,使一大批久侦未破的大要案件得到侦破,一大批长年负案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有力地伸张了社会正义,捍卫了法律尊严,老百姓拍手称快。
战果背后,却是200多个日日夜夜,无数公安民警出生入死,舍家忘我。正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清网”奇迹,唱响了一曲又一曲英雄壮歌!生命定格在追逃路上
2011年12月15日,是全国“清网行动”总攻冲刺的最后一天,四川省广元市公安局利州分局三堆派出所副所长奂文国在追逃途中猝然倒下,成为 “清网行动”中第22名牺牲的公安民警。
奂文国一直奔波在追逃路上,因长期熬夜导致脑供血不足,可他坚持带病高负荷工作。
当日清晨,广元市宝轮镇霜浓阴冷。奂文国本应和所里其他4名民警一起去体检,但得知在逃人员何某的线索后,立即前往摸排。途经某医院门口时,奂文国发现有一伙人在废弃的危房上撬砸钢材,就前去制止。
9时20分,协警突然接到奂文国的电话:“我头昏,眼睛看不见,快来扶我一下。”最后,在楼下花坛旁,他们找到了倒在血泊中的奂文国。
因脑供血不足造成失明,奂文国从高空坠下壮烈牺牲。而前一天,是他39岁生日。
“清网行动”中,河南省淮滨县公安局副局长周国耀带领民警北上天津、南下两广、西至新疆、东达上海,累计在追逃路上奋战了165天,和战友们抓获两名潜逃近20年的逃犯。
11月3日,追捕小组冒雨行车至山西天镇县,因路滑翻车。周国耀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英勇殉职,年仅45岁。
用真情感召促自首
除了要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劝投,对“清网”民警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翻山越岭、马不停蹄地往返于在逃人员亲属家中;一次次上门规劝,一次次无功而返,即使吃了闭门羹仍不放弃;为了规劝在逃人员家属,常常打上几百通电话……
“感谢你们培养出了这样的好警察,是他们认真细致的工作和热情的态度促成了我侄子的投案自首,是他们的‘熔铁炼金\’拯救了我们的家庭,使一家人摆脱了整日担惊受怕的日子。”这是山东省菏泽市-城县村民李振福寄给公安部的一封感谢信。
2009年7月,因在抚顺市开设的馒头店资金紧张,李振福的侄子李某骗取他人财物后逃走,被公安机关网上追逃。去年7月,抚顺市公安局望花分局民警多次赴李振福山东老家走访。得知其生活困难,望花分局局长郭红军立刻掏出了2000元。公安民警的真情彻底打消了嫌疑人家属的顾虑。7月26日,得知消息的李某非常感动,到抚顺投案自首。
为大家舍小家义无反顾
2011年11月9日,一场特殊的婚礼在山东青岛四方区派出所会议室举行。辗转多省抓获逃犯的民警朱海生终于和新娘在同事的掌声与祝福中,举起大杯可乐喝了杯迟到的“交杯酒”。
半个月前,应是他结婚的日子。新娘已穿好婚纱,岳父母也千里迢迢从新疆赶来。就在婚礼即将举行之际,朱海生突然接到电话:“今晚飞武汉,有一个网上逃犯出现!”“好!”他没有片刻犹豫,立即赶赴机场。而婚礼,只能留给新娘独自去面对。
这场“一个人的婚礼”,是“清网行动”中无数公安民警舍小家、顾大局,无私奉献精神的缩影。“清网行动”期间,各地民警基本没有休息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现象屡见不鲜。
英雄无悔。据统计,在这场历时半年艰苦卓绝的正义之战中,共有22名民警英勇牺牲、498名民警光荣负伤。让我们记住他们的身影和名字,致敬!
新华社记者 史竞男 邹伟(据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本报记者)2011年度中国新闻奖四川推评好作品摄影作品评选(原四川省新闻奖)暨第29届四川省新闻摄影作品年赛评选3月22日在广元揭晓。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有10幅(组)作品获得参加2011年度中国新闻奖...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