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走近群众,与群众贴心;充分尊重群众,使群众顺心;真正融入群众,让群众开心——
7月24日,记者来到成都市金牛区抚琴街道西北街社区门前,迎面看到最新一期“社情民意公告”。仔细看去,内容丰富——
从年初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居民自治经费使用项目,到打造一个亮点院落西北街26号、完善金鱼街72号大院车棚地面修复等年初议定事项;从今年6月完成的四项内容及费用,到社区活动事项……
社区党委书记陈勇告诉记者:“社区所有事项,均由社区党员主动出工出力,比选便民服务商家来完成。”
西北街社区地处金牛区营门口路附近,是成都市最早建成的社区之一,有28个院落,3963户、1万余人,其中26个院落没有物业管理,属典型的脏乱差社区。近年来,西北街社区党委带领党员和居民群众一起创先进争优秀,探索党员干部“主动走近群众、与群众贴心,充分尊重群众、使群众顺心,真正融入群众、让群众开心”的“三心”工作法,走出了一条党委领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社区发展新路。
□本报记者 周前进
与群众贴心
网格化服务 组团式便民
老社区居民多、单位杂,各有各的想法和要求,各有各的利益和难处,众口难调、很难兼顾。对一个以老年人和外来人口居多的社区更是难上加难。
问题在哪里?社区党委深入调查后认为,问题在于社区组织服务体系不完善。为此,社区着力建设网格化组织体系,建立社区干部、院落居民管理小组负责人、楼栋长三级联系体系,发动党员就近联系楼栋、院落,并把党员联系片区制成示意图,挂在院落门口,同时定期公示党员做实事情况。
走访时,社区干部和相关人员主动为居民送上便民联系卡,社区公共资源和服务项目一目了然,党员姓名和联系方式清清楚楚。坐下来,面对面,居民说出心里话,就业、环境卫生、停车、绿化、商家扰民等问题一一浮现。
针对问题,社区积极想办法解决。年逾五旬的曾广金前些年下岗后,妻子一人上班,家庭困难,大女儿2010年底被一家航空公司招录,需交纳培训费,但全家东拼西凑后,还差7000元。陈勇主动联系,多方协调,送来7000元钱,助其在航空公司顺利上班,曾广金也在社区找到一份工作。曾广金逢人就说:“多亏社区党委,帮助我走出了困境。”去年西北街社区登记失业133人,解决131人就业。
居家在社区,谁都难免遇到烦心的生活琐事,社区把目光瞄向了社会力量。2010年7月,社区党委联合16家商家成立社工协会,组织便民服务队,向辖区群众提供音像修理、水电气维修、下水道疏通、居家养老等8个大项、45个小项的便民服务。居民只需一个电话,就有专人上门服务,社区还对服务质量进行跟踪回访。
抚琴苑住户陈德厚家的下水道常堵塞,社区开通便民热线后,他拨打便民卡上的电话,很快有人上门进行疏通,解决了问题。“便民服务解决了我家的老大难问题。”陈德厚高兴地说。
社区还建立了民情民意信箱、热线电话等,接受居民意见建议。有困难找社区党组织,成为西北街社区居民的第一选择。
使群众顺心
从群众身边事做起 充分尊重群众
在西北街社区26个无物业管理的院落,环境卫生脏乱差,居民怨气很大。2008年,陈勇刚上任时,前往西北街26号大院走访,群众堵住他发问:你是新来的书记,你看我们这里这么脏,如果你有本事,能解决脏乱差问题,我们就认你这个书记。
环境卫生事关百姓切身感受,要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必须从这些小事做起。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后,社区党委决定采取民主选举大院管理者、党组织推荐大院管理者、社区组织发动党员群众三种形式,组建院落管理组织。
从广元来到社区居住的赵枢元被社区党委推荐为26号大院居民管理小组负责人。他和几位居民一幢楼一幢楼清理,一条道路一条道路打扫,花了两个月,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从此26号大院脏乱差不再,成为社区“五星级”大院。
好习惯还有一个培养、适应的过程。2008年6月,金牛区投资给抚琴苑修建了凉亭,供老人休息。谁知有人在这里放了一个垃圾桶,大家出门就把垃圾扔过来,污染了环境。社区发出公告,把垃圾桶向右移动30米,但不少人还是习惯性地扔在老地方。社区再次制作卡通版温馨告示牌,可问题依旧。社区党委随即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群众代表拿着扫帚打扫后,一家一户宣传。会议一开,居民一议,垃圾不见了。
让群众加强自我管理,社区党委还建立了环境卫生院落、楼栋交叉检查、结果公示长效机制,如今20多个大院被评为“四星级院落”。
充分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按照群众意愿办事。现在社区每月定期组织居民议事,要做哪些事,该不该做?要投多少钱,该不该投?都由群众说了算。去年社区党委提出7个议题,最终通过5个。用社区资金帮助居民购买社会服务等项目,因资金无法持续保证和资金不足被否决。虽然项目被否决,但社区党委班子成员也高兴。“说明老百姓愿意参加社区管理,愿意为社区出谋划策,也说明居民信任社区党委。”陈勇说。
让群众开心
月月有活动 深度融入群众
走进西北街社区26号大院,茶楼和麻将铺里面,老年人一边喝茶一边摆龙门阵,其乐融融。然而几年前,社区居民普遍反映,同住西北街一个社区,居民各做各的事,各进各的门,邻里间交往少,邻里关系淡漠,社区工作也少人问津。
如何改掉“这个典型的城市病”?社区党委认为,社区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以培养居民“阳光心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入手,社区添置了棋牌等活动室,建起居家养老服务站,组织开展“邻里一家亲”一月一个主题活动,让大家感受邻里情。一月红红火火过新年,二月社区老人来团年,三月体育节里来健身,四月邻里大聚会,五月走出家门看“田园”,六月“一个孩子一个家”,七月“唱支山歌给党听”,眼下社区又开始准备八月的“向革命退伍军人致敬”活动。
月月有活动,次次有创新,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群众组织发动起来,成为社区的品牌,居民踊跃参与,从熟识到熟知,找到了归属感。“社区大团年,人人都参与。这日子过得比汤圆心子还甜。”今年元宵节团年时,西北街社区抚琴苑住户田绍华端着汤圆高兴地找到陈勇说。如今,西北街社区居民都盼着社区搞活动。
“活动多、交流多,理解和信任就多了,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大为提高,社区发动组织群众的能力也提升了。”陈勇说,现在组织活动,逢年过节挂灯笼,群众都会主动参与,不少群众纷纷加入大院管理。
新闻推荐
利州区联动推进创新和加强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本报讯(记者徐凯)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广元市利州区尝试联动推进创新和加强基层党建、社会管理工作,进一步筑牢基层组织,促进社...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