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区设计了省钱方案,让居民来监督开支——
6月24日20时,广元市利州区南河街道办事处体育场社区博爱广场上,廉情监督委员会干部李红尘一边纳凉,一边与在广场边休息的群众摆正事——广场成为干部收集社情民意的重要场所。“这是从牙缝儿里‘抠\’出来的广场!”南河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彭周说,体育场社区并不宽裕,然而却“抠”出了2.34万元,再加上市路灯所和城市绿化处出了一些费用,修建了这个广场。
□彭富 本报记者 侯静
制定省钱方案33个小区共同参与
体育场社区常住人口1.3万人,辖区内大小居民小区共有33个。“可是,整个社区却没有一个广场,居民健身交流很不方便。”老干部李铭军提议,利用南河边的绿化带修建一个小型健身广场。他的建议很快引起大家共鸣。
从哪里找钱建广场?如何建?今后谁来管?社区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提出,然后由协商议事会讨论,方案最后报街道办审定。“关键还是钱的问题”,社区党委书记陈思满说,但是,社区并没有太多收入。
“晴天一般不准开电灯,开座谈会不再买瓜子和水果,打印材料由单面变成双面……”陈思满说,为了满足居民的要求,社区运行“1+4”民主管理工作机制,“1”即建立民主管理监督委员会,“4”即配套推行财务双代管、勤廉双述等四项制度,想方设法从办公经费和门面收入中挤出2.34万元建广场。
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街道党工委召开居民代表大会,从代表中选择懂管理的在职或退休干部担任监督员,选举成立了廉情监督委员会,负责省钱方案的制定,方案确定后,再交社区居委会组织实施。“居民代表发挥个人关系,无论是材料费还是工钱都谈到了最低价,写进了方案里。”彭周说。
民主监督管理经费开支节约近50%
在体育场社区便民服务站门口,记者看到,宣传栏张贴着修建广场的经费预算报告及开支情况,表上同时盖着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廉情监督委员会的公章。“报一元钱得6个人签字。”社区副主任陈海建说,社区实行的是街道办代管社区经费,报账要经手人、廉情监督员、社区主任、街道会计、分管副主任、主任共同签字。“透明度高了,乱开支的情况自然就少了。”
社区各项公示以及经费报销都签有“已核”二字,这是社区廉情监督委员会主任刘良胜的笔迹。廉情监督委员会直接接受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向街道纪工委和社区党委汇报工作。参加会议、例会检查、收集民意……刘良胜除了带着自己的两个助手到一线轮流值守外,还向社区群众公开了自己的私人电话,让大家共同监督。美化博爱广场,一家广告公司报价1.2万元,社区四处杀价,价格最终被定为7000元。整个广场的修建,经费开支节约了近50%。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邹俊川)记者从绵阳市交警支队了解到,根据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裕都大桥上跨绵广高速施工需要,7月23日至8月1日,交警将对绵广高速绵阳收费站出入口通道实行交通管制。绵阳交警支队提醒,驾驶...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