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伟 本报记者 侯静 文/图
“给我和这副《蝴蝶恋》拍张纪念照,这可是我绣的嫁妆哟。”3月14日,见记者带着相机,麻柳刺绣十二传承人之一、广元市朝天区麻柳乡的王子芳拿出绣品这样说。
麻柳刺绣是流传于朝天区麻柳、鱼洞、临溪、小安等乡镇刺绣的总称,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麻柳乡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相传,武则天喜爱母亲的牡丹绣花鞋和利州女孩儿刺绣的香包,当了皇帝后,派99个能歌善绣的宫廷美女落户麻柳的寨子山,从此,麻柳刺绣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开来。
麻柳刺绣使用架花、挑花、扎花等13种刺绣技法,所绣图案有耕种收割、婚嫁礼仪、爱情婚恋、人物猛兽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典型的川北风情。
“现在,山里年轻姑娘们大都不愿学习这门技艺了。”一直为麻柳刺绣传承保护呼吁的胡永蓉介绍,现在全乡善绣人数不到600人,“巧姑娘”仅有200余人,20岁这个年龄段几乎断代。
去年,朝天区成功引进广元大汤麻柳刺绣产品开发项目,今年将建设一条长600多米的麻柳刺绣民俗风情街,建设麻柳刺绣传习所,邀请专家对麻柳刺绣技法、色彩、构图等进行优化,改编《麻柳刺绣》教材在中小学校推广。
新闻推荐
“广元女皇蒸凉面,7月就可出远门了!”4月20日,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食品工业园,工人们正在调试全国首条女皇蒸凉面生产线,并高兴地说,“我们已与清华大学科研人员合作攻克了保鲜难题。”相传,武媚娘在入宫之...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