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盛伍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焊花四溅……月日,记者眼中的产业新城一片热火朝天。
产业新城是市级重点项目工程,位于市中心城区城北片区,是广元市建设大城市和城市发展“东扩、西进、南拓、北延、中提升”建设格局中“北延”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年启动建设以来,产业新城一天天焕发出的新貌新颜:“三横两纵”的城市骨架已经形成,北二环、水柜路、科技大道北段均已建成通车,雪莲大道已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1号、2号安置点拔地而起;机电电器项目厂房内机器轰鸣……
作为市区共建的重大项目,利州区在新城开发建设中,紧紧围绕“一年快速起步,三年集中建设,五年发展成型”的目标,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加快新城建设。
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利州区成立了产业新城指挥部,由市、区主要领导负责挂联项目,并将项目建设进度落实到具体的时间节点,明确责任领导、时限要求、质量进度,确保了项目过程管理有序高效。同时,坚持每周一次现场办公、半月一次督办通报、每月一次专题分析,及时研究和破解项目推进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产业新城范围内农户、居民、厂矿交织,为有效破解征拆难题,实现和谐拆迁,创新建立了征地拆迁“四同时”推进办法(即实行项目启动时,征收公告、勘界、固证、宣传教育同时开展),同时建立拆迁工作专项奖惩办法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实行拆迁面积、时间进度与拆迁补助挂钩,充分调动拆迁人员工作积极性,既给压力,又促动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为切实抓好项目周边环境治理,利州区做深群众教育,不断增强群众“保护项目建设就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认识,未发生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阻工等事件。此外,利州区还实行最直接最灵活最特殊的服务方式,为新城开发和招商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制定了服务工业企业“十二大机制”,着力做好产业新城项目招商服务、项目审批服务、项目建设协调服务、项目建成后的跟踪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记者短评】
只为落实想办法不为困难找口
新城建设千头万绪,征地、拆迁、安置、招商、项目入场,每一个环节都困难重重。可是产业新城建设却没有被困难逼得停下脚步,每天都有新变化、新进展。
反思产业新城不断长大的背后,与广大党员干部“只为落实想办法,不为困难找借口”的理念是分不开的。
征地拆迁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招商引资在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更显不易,项目推进因用地、管线等原因阻力重重,在实实在在的困难面前,产业新城的推进者没有强调这些客观原因,没有提条件找理由,而是在工作中想办法,想干成事的办法。
多为干事想办法,少为避事找借口。干工作、办事情,只要想干成干好,就一定能千方百计找出办法来。“四同时”拆迁方法、“十二大机制”服务企业等就是为干好事想出的办法。
反观有些项目在推进中,遇到难题就停滞不前,一拖再拖拖下去,一推再推推出去,这样干必然不能成事反而误事。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必须坚决克服畏难情绪,不讲困难、不找借口,把困难当考验,变压力为动力,以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狠劲,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新闻推荐
春节前喜迁新居,广元市利州区120户困难居民——□彭富郭桂花本报记者侯静1月21日,广元市利州区,瑞雪纷飞,寒意浓浓。中午,记者走进广元市利州区东坝街道办事处翠屏社区新翠小区,只见火红的灯笼挂满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