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欧阳亚丽
年,全市粮食增产4.万吨,在年“八连增”的基础上再创新成绩,实现“九连增”;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增长
.3%。
农业要发展,水源是基础,更是关键。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都得益于水源的有力保障,这就与广元市农田水利的建设分不开。
近年来,广元市通过观念转变、项目统筹、产业转型、机制创新,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力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转变观念统筹项目农业发展脚步稳健
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有关“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广元市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率先统筹谋划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建设、幸福美丽新村配套建设三大建设工作,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新形势下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思想观念转变的同时,及时加强项目的统筹规划发展,强力推动县区整合项目、乡村组织发动,提升项目的建设水平。
首先,广元市通过科学编制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公路建设等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着力保障每年建成个万亩亿元现代农业园区和个生态小康新村配套服务。并编制完成了《广元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等综合性规划。
在规划的引领下,整合项目资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广元市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同时,打破行业区域界线,以县为平台统筹整合水务、农业、林业、交通、国土、扶贫等行业涉农项目资金,实现集中投入、集中攻坚。
此外,研究制定土地出让收益计提、过桥贷款、开发性金融等扶持政策。而另一方面,则是加快推进PPP等建设模式,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中。
解决农建工程建设资金的问题后,标准化、精细化的流程管控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切实把质量安全管控能力建设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严格执行质量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开展质量安全大检查;在项目建设上,倒排时间、倒逼任务、倒查责任,加快建设进度。
统计显示,目前,全市个万亩亿元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了“水能蓄、池相通、沟相连、路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高效农田水利系统。
致力管护机制创新农建工程收益长久
在利州区宝轮镇小岭村,指着眼前已建好的石板沟山坪塘,村党支部书记李绍武向记者介绍说,“这里原是一条小河沟,去年月开始扩建整治,而今,已蓄水多方,随着蓄水量的增多,能满足山下近百亩农田的灌溉。”
(紧转A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蔡祥明记者万瑶侯静)2月24日,广元市嘉陵江苍溪航电枢纽首台机组顺利进入发电阶段。该航电工程将安装3台2.2万千瓦灯泡贯流式机组,其余两台机组将在今年陆续安装并投产发电。苍溪航电枢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