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伦记者何开红汪江婷
又是一年开学季,对于剑门关高级中学高二学生何登艳来说,她将迎来给她人生带来转折与跨越的新学年。
按照市县教育扶贫政策,新学年何登艳和学校其他29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获得1155元补助。这让何登艳和她的同学不再担心学费问题,能够安心学习。
2015年9月,何登艳成为了剑门关高级中学的一名学生。初到新学校,何登艳因家庭贫困,心里埋下自卑的阴影,学习不认真,上课开小差,甚至有自暴自弃的想法,经过李焕章老师的帮扶,她内心的希望被重新点燃,并立志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剑门关高级中学通过“一对一”精准帮扶,让贫困学生在心理发展、性格优化、学习成绩等方面长足进步的一个缩影。
“师生结对帮扶,生生结对帮扶,让贫困学子快乐成长!”3月6日,剑门关高级中学校长邓思勇如是说。按照上级部门教育扶贫的政策规定,剑门关高中结合办学实际,创新教育扶贫“一对一帮扶”制度,不仅让每一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获得真实帮扶,更以教育扶贫工作为着力点,推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上台阶。
精准识别
——底数清,对象准
“摸清家底,落实责任,作好细节,实行‘一对一\’帮扶,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助推***上台阶。”邓思勇在学校教育扶贫工作会上部署安排工作。
剑门关高级中学根据县、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抓紧抓实抓好***工作。
2016年9月,学校教育扶贫办工作人员,两次安排帮扶教师,深入帮扶家庭了解情况,与各乡镇、学校联系,摸底排查,掌握基本情况。
10月,学校教育扶贫办工作人员、帮扶教师与各乡镇、学校联系初选的贫困农户核实名单,并予以公示受全校师生及其家长监督。
甄别确定贫困农户名单后,协助各部门按照上报的贫困户名单,完善相关档案。认真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学校教师再一次人深入帮扶家庭,与帮扶对象拟定脱贫措施,并签订协议和承诺书。
最终确定,剑门关高级中学服务范围内共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00人,其中县外学生40人。
“一对一”帮扶——让贫困学子快乐学习
剑门关高级中学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创新“教育扶贫一对一帮扶”制度,让贫困学子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关心。
唐莎是剑门关高级中学学生,因家庭贫困,在学校性格内向,学习劲头不足,不仅苟宗奎老师经常找她谈心,课余时间给她“开小灶”,补课;而且和她结对子的同班学生杨洋,也经常帮助她。很快,唐莎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了。
“教育扶贫一对一帮扶”制度,是指全校3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学生,一一与责任心强、富有爱心、擅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职工,师生结成对子。教职工负责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等,关心贫困学生的生活,辅导贫困学生的学习。
各班将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与班上经济状况较好、成绩相对优秀、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结对子。这样“师生结对帮扶,生生结对帮扶”,更助力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帮扶。
精良互动
——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016年,剑门关高中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广元市扶贫日号召,汇聚正能量,师生纷纷捐款28810元。去年,学校通过争取捐助资金,4名特困户学生每人获得1500元资助。
一次次真情的传递,一年年亲情的接力。对于剑门关高级中学来说,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保障不因一个学生因贫辍学,努力让每一个贫困学生快乐成长,是其关爱和倾力帮扶的最佳阐释。
面对取得的成绩,邓思勇说:“***,任重道远,脱贫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离真正脱贫的目标还有距离。我校全体教师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协调意识,以务实诚信、多办实事的优良作风,来做好今后的扶贫工作。”
新闻推荐
连日来,国网广元供电公司把确保“两会”安全可靠供电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精心制定全国“两会”期间广元电网保电方案,充分做好各项准备,确保广元电网在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稳定运行。为确保供电万无一...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