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怀英
一天办理业务最高3000笔,一个月办理业务3.7万笔,一年办理业务46万笔。
2007年,昭化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营业部总贷款余额5468万元,存款余额1389万元;2016年,营业部存款已达3.5亿元,贷款余额达10.18亿元。
截至4月底,营业部存款额达5.02亿元,比年初净增1.5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71亿元,比年初净增5300万元;累计盘活不良贷款1400万元,电子银行业务稳步增长,实现各项业务收入1500万元。
一个仅13人、平均年龄37岁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营业部,是如何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的?
服务客户乐做“贴心人”
“我们公司有今天的成就,全靠昭化区农村信用联社……”一提起昭化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广元市正昌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冉正仕感叹不已。
原来,正昌农业经营的是钢材、农产品批发及冷链物流等业务,2010年起就在昭化农村信用联社办理贷款业务,后来业务做大,需用资金更多,营业部就向他推荐了一款“仓单质押”贷款。
“仓单质押就是以存货为担保和质押工具,向借贷人提供短期授信,同时滚动质押的方式,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贷款时间及财务成本。”昭化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营业部主任蒲正泉告诉记者。
“不办抵押、不评估、不登记、快速便捷只用储库量来批准贷款。我们每次将货物购回,存入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浙合作产业园仓库,他们及时现场核实取证后,营业部不到两天就发放了贷款。”据冉正仕介绍,自2013年以来,公司累计贷款6次共计3000余万元,如果在其他金融机构办理,光登记至少要30个工作日。
无独有偶。
位于昭化区葭萌路的“东方明珠”楼盘已有业主入住,便利的交通、绿树下的广场,为这座楼盘增值不少。
“虽然房子修起了,但压力还是大。”广元市新大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谯培荣说。原来,2013年修建该楼盘时,自有资金投资5000万元,于当年4月28日在昭化区农信联社贷款1000万元。原计划两年还完,但因市场原因房屋销售不景气,不能及时还贷。
“两年到期,因为他没钱还,恰好我们创新了一款一次抵押多次使用的‘最高限额抵押贷款\’产品,主动上门给他讲政策,2015年3月份开始给他做资料,4月份便让他续贷。这样就避免他因急于还贷而另外借钱或贷款等现象。”联社营业部客户经理苟鸿宇讲道。
“非常感谢昭化联社营业部解了我燃眉之急,不但节约了成本,也免去了我东挪西借的烦恼,还给了我们持续发展的空间。”谯培荣感慨。
正是因为用心服务,截至2016年底,昭化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营业部先后为200余户企业评级授信,授信额度达6亿元,贷款余额达3.34亿元。
打好金融扶贫“组合拳”
走进昭化区虎跳镇三公村,一大片绿油油的枣树像卫士一样排列整齐,淡黄色的枣花点缀其间,20余人正在树下施肥、打芽,忙得不亦乐乎……
60余岁的村民王咸春正在给工人指导如何打芽,才能使冬枣质量更好。他告诉记者:“我在这里已连续干了3年,按月发工资,每月2500元,每天还有10元钱的生活补助。”和王咸春一起享有这种待遇的还有3人,其余的都是按60元每天计算。
“三公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12月成立,主要是冬枣种植。开始觉得这是很容易的事情,流转土地、聘请工人、水、肥料、树苗等,自己本来就投了几十万元,但还是不能正常运转。我们就想到了农村信用社,于2014年8月贷款80万元,总共三年,随用随还,如今已全部还上了。”(紧转A4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敬梅)记者从5月18日召开的全市检察机关司法责任制改革通气会上获悉,市、县(区)两级检察院目前已完成了员额制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工作,检察人员职业保障正加...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