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光
贵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句话听起来像是陈词滥调,了无新意,但是除了这句话,我们实在找不出更好的语言,或者说更恰当的语言,来向我们的历史致敬,向我们的文化致敬。最质朴的语言,往往能够表达最真挚的情感。
六王毕,四海一。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置桂林郡,郡治布山县(即今贵港市)。从那时起到今天,岁月的长河已经流淌了2200多年。2200多年来,浔郁大地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天翻地覆,面貌迭更,惟有历史的脉搏,依然清晰可辨,前世今生,历历在目。此之谓“悠久”。
贵港地处富庶丰饶的浔郁平原,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奔腾不息。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形成了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特色鲜明的人文景观,更有众多清官廉吏、耆宿大儒、虎帅骁将、仁人志士、时彦才俊、名媛丽姝,生于斯长于斯,流连于斯、忘情于斯、尽瘁于斯,写下了一页又一页或光辉灿烂或可歌可泣的精彩华章。凡此种种,使贵港文化成为一座内涵丰硕的“富矿”,越是潜心挖掘,越是给人带来惊喜。此之谓“深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挖掘、整理、研究、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使当地群众更好地了解历史,观照现实,思考未来,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建设美丽家园的行动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以寿文化、孝文化、廉文化、荷文化、佛文化等为主要内涵的“和为贵”文化品牌。为此,贵港市相继成功举办了“福寿南山,和谐贵港”寿文化节、“和为贵·福寿南山”文化节,这是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推进“文化强市”目标的重要步骤,是展现贵港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优化贵港发展环境、提高贵港知名度的重要举措。
尤其值得欣慰的是,长期以来,贵港市广大文化工作者克服困难,甘于寂寞,坚持致力于贵港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与传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并在各级报刊公开发表。这些文章,寻根探源,钩沉索隐,思接千载,情系当下,有历史,有掌故,有名人逸事,也有风土人情,内容涉及贵港文化的方方面面,丰富多彩,颇值一读。为了使全市人民更好地了解贵港的昨天与今天,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点燃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宣传家乡的热情,我们特地从这些文章中精选一部分,编成《浔郁遗韵》一书。虽然难免有遗珠之憾,但从中也足以窥见贵港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令人油然而生自信与自豪之感。
浔郁光华,遗韵悠悠。我们期待着更多研究贵港地方历史文化的杰作问世。
是为序。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