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庭伟 通讯员 滕海平
今年以来,港北区贵城街道石羊塘社区联合党委积极开展区域共建活动并取得实效,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优势互补共促和谐
2012年1月17日,港北区贵城街道石羊塘社区联合党委挂牌,成为贵港市首个“社区联合党委”。社区联合党委是在不改变各驻社区单位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干涉其内部事务的情况下,由各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组成的联合型党委。
石羊塘社区联合党委成立以来,依托市人防办、石羊塘学校、九龙新城小区等驻区单位的支持建成了贵港市首家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并作为示范点全市推广;社区居委会的活动室、图书室等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资源无偿提供给社区居民及成员单位使用,为开展各项活动创造条件;同时,根据社区党团员的特长和专长,建立志愿者档案,组建法律维权党员服务队、社会治安党员服务队等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深入社区和居民家中开展义诊、修理、咨询等多项服务。
资源共享助困解难
“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不然都没有信心坚持治疗下去了!”今年3月4日,手里拿着社区联合党委送来的捐款,居民李大妈内心感动不已。
石羊塘社区居民李大妈的女儿长年患病,每月定期要去医院治疗,她一个月只有800多元的收入,女儿每月治疗却要上千元,女儿的病和大笔的医药费让她心酸又疲惫。
2012年年初,石羊塘社区联合党委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送来了2500元的爱心款,解了李大妈的燃眉之急,各成员单位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向社会募捐,平时逢年过节,联合党委也都会给李大妈送去节日的问候和慰问金,让李大妈深切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关心困难党员和群众,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这是联合党委的重要工作之一。”联合党委书记黄雪文说,石羊塘社区只有20多名党员,而联合党委有530名党员,每人都出一份力,就可以让更多的居民感受到社区家庭的温暖。
据悉,自社区联合党委创建以来,通过“爱心超市”、学雷锋活动、结对共建等方式,共慰问困难户50多人(次),结对帮扶25个,送去慰问金及慰问品价值约10000多元;协调安排了18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解决了生活问题。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市人民医院和市皮肤病防治院,免费为辖区居民开展了6次义诊活动,发放了5000千多份健康知识手册和传单;石羊塘学校、市戒毒所不定期到居委会开展科普、卫生等知识讲座,使居民远离伪科学,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凝聚力量互利共赢
每逢寒暑假,石羊塘社区的“关爱学堂”就特别热闹,在那里,来自于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市老干局、区老体协的离退休老干部们满怀热枕的给小朋友们上法律知识、读书绘画课。慈爱的老人,天真的小朋友,构成了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联合党委的成立,既为我们这些离退休老干部提供了发挥余热的平台,又为辖区小朋友们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是互利共赢的事情。”从教育岗位上退休10多年的覃泽长开心的说。
为不断加强辖区内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石羊塘社区联合党委积极举办气排球比赛,到南宁新竹社区参观学习,并邀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领导到石羊塘社区宣讲十八大精神,极大的促进了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友谊,加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2012年12月3日,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市民委和社区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大型文艺演出,吸引了两千居民到场观看。今年5月10日,市地震局、区建设局、区科协、区消防大队和石羊塘社区居委会在石羊塘举办了第五个“防灾减灾日”活动,真正将“防灾减灾”的知识走进社区,让“防灾减灾”的知识落实到实处;在当前“清洁乡村”活动中,石羊塘社区联合党委各成员单位在划分责任区的基础上,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共创美丽家园,真正实现了“双赢”。
“构建社区联合党委,通过开展区域共建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机关、社区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利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良好格局。”贵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梁民伟如是说。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