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日芳)今年开展的“美丽贵港·清洁乡村”活动,让港南区瓦塘乡福新村滩平屯的群众多少有点自豪感:该屯两年前就建成了两个生活污水处理池,屯中生活污水不再四处横流,而是通过科学处理达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在二次利用中发挥农灌作用。
2010年秋,滩平屯因群众基础较好而在城乡风貌改造活动中获得上级大力支持,不但做靓了民宅立面改造工程,还建了两个生活污水处理池。
根据屯中住户分布情况,这两个生活污水处理池分别建在该屯办公楼前及与此相隔200米处的民宅前。位于屯办公楼前的池子所用土地属于集体,池里框占地约1300多平方米,池面500多平方米;另一个里框占地400平方米,池面200平方米。虽然用地涉及村民谭泽成、谭街球两户责任田和宅地一角,但他们以大局为重,主动让出,使两池顺利建成。
这两个生活污水处理池均采用低能耗的人工湿地处理法,每天可处理污水60立方米。建成后,屯中各住户的生活污水通过排水沟排到集水井,流入高效厌氧池。在无分子氧条件下,污水通过厌氧微生物的繁殖与代谢,将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厌氧出水自流入人工湿地,从湿地布水管均匀垂向流过填料的底部,然后通过排水管均匀排走,流向屯前屋后的田野。
日前,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这两个生活污水处理池中长满多种植物。乍一看,还以为是管理不到位的低洼庄稼地,细看,池子四周拉有小竹竿,池中植物明显分为美人蕉、水葱、水芦、松球草等几畦。环保专业人士介绍,这些都是水生根系植物。之所以选择种植这些品种,是因为它们浓密的根须能把水中复杂有机物吸附,对水中悬浮物的去除率达90%以上,除磷、除氮率分别达到90%、60%。从现在测验的情况来看,这些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污水净化能力,污水经科学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同时,这些人工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修复功能,不仅在提供水资源、降解污染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气体,净化空气,吸收噪音。
“美丽贵港·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该屯每家每户的生活垃圾由两位保洁员上门收集,环屯路还新放置了17个垃圾桶。加上该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住宅新貌、已有的净化水源系统,全屯近百户群众享受到了更美好的生活。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