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日前,贵港市中心城区教育工作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市教育局局长黄建基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如何理解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意义?
答: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对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统一实施的具有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的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普及义务教育虽然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但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问题也凸显出来。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党的十八大还提出: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定为“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把均衡由一般的工作导向变为工作任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的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这对于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记者:为什么要加强中心城区教育统筹协调工作?
答:贵港市中心城区是在县级市城区发展起来的。由于历史和现状的原因,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一是义务教育学校规划落实和建设跟不上城区发展速度,校点布局不尽合理;二是校与校之间在师资配备、管理水平、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择校问题愈来愈突出,导致部分学校班额过大,一些学校生源减少;三是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学校内的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资源浪费与短缺矛盾突出;四是城区学校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多,区级财力很难支撑;五是学校建设涉及的部门多,学校的建设、改造和整合规划推进难度大;六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进城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多,要求到城区学校就读的学生也逐年增多,如何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满足广大群众孩子就学需求,涉及到市、区和城区结合部的乡镇,单靠区一级去协调,在当前(阶段)难度还很大;七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点,而且困难很多,贵港市当前先从难处入手,首先在中心城区进行试点,积极探索破解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办法,逐步满足广大学生“上好学”愿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建立以市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协调管理机构,加大统筹协调的力度,加快中心城区学校建设、改造和整合速度,规范管理,创新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推进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城区孩子和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都能平等地接受优质义务教育。
记者:如何看待当前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不均衡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何在?
答: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虽然在近年来,中心城区义务教育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但发展的差异性却进一步凸现,使得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本来就存在的差距在新的形势下又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突出地表现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
产生这些新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区位、环境和历史的原因,造成市、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教育投入与城区教育发展需求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这些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记者:深入推进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深入推进中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具体地说,就是要让每一所学校都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学校班额基本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教师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优质的的义务教育。
记者:当前应从哪些方面来推进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答:一是要加快实施中心城区学校新建、扩建、改造和整合,着力解决校点布局不合理和部分学校班额过大问题。二是要扎实推进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投入,加快改造薄弱学校速度,缩小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差距。三是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要求,借鉴外地经验,推行城区内集团化办学、分学区管理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逐步减少择校现象。四是要加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统筹管理,合理划定学校招生范围,按照就近或相对就近的原则,规范、有序地安排居民子女和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五是要实行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促进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均衡分布,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六是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加强教育质量监控,全面提高各学校质量。七是要逐步加大市内自治区示范高中招生直接分配到各初中的比例(现在是35%以上),引导学生到服务范围内的初中就近入学,促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
记者:今年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有哪些改革?
答:今年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在市中心城区教育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总体思路是:加强管理,依法安排,规范有序,确保入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划片招生。按照各社区的小学、初中适龄人数和附近学校的招生能力,划定各学校招生范围。学生以户籍所在地分流就近入学。
二是明确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安排的条件。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照国家制定的“两为主”(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安排为主)政策,妥善安排入学。
三是明确了招生工作程序。学校服务范围内的常住户口学生直接持相关证明材料到学校审核登记,经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才能发放入学通知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包括城区户籍跨范围入学的学生)由家长(或监护人)持相关证明材料到报名点提出申请(填写相关表格)、交验相关证件,经城区教育局审核、市教育局复核后报市中心城区教育工作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统筹安排入学。
记者:扩大中心城区优质初中教育资源方面有那些举措?
答:为了扩大优质初中教育资源,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减少择校现象,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要求,从今年秋季学期招生开始,在贵城四中与贵城二中开展办学试点。具体的做法是:按照“统一领导、分区办学、一体管理、资源共享”的模式,实行一套领导班子,统一招生、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任课教师。贵城二中校区主要安排七年级学生,贵城四中校区主要安排八、九年级学生(每年新生在二中校区读完一年后安排到四中校区就读)。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贵城四中的办学优势,逐步扩大优质初中教育资源总量,更多地满足群众对优质初中教育需求,推动中心城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
记者:当前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就推进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什么措施?
答: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都把教育资金投入的重点放在农村学校,通过实施“校安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以及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建设,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贵港的实际,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当前主要是抓好有关项目的落实,加快改造薄弱学校,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要结合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取得的经验,按照《义务教育法》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目标及要求,加大投入,克服困难,努力使农村学校的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的义务教育。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