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静翔
9月19日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凉风习习。人们或在自家庭院祭拜月亮、或到野外赏月、或把玩花灯,以各种方式欢度中秋佳节,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空气中也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我要熊大(造型)的花灯”“我要能驾驶天使白马的花灯”“我要小蘑菇花灯”……中秋夜晚,琳琅满目的花灯成了孩子们的“宠儿”。当晚7时许,月亮刚刚爬上来,在市南山风景名胜区和市东湖公园,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赏月和游玩的人们。
各式造型别致的花灯令孩子们爱不释手。瞧,闪烁着五彩光芒的蘑菇花灯多漂亮呀,旋转的木马和着音乐的节拍,十分有趣。一名3岁的小男孩一直在欢快地喊:“真漂亮!真漂亮!”看着孩子那股欢腾的劲儿,在旁拿着花灯的父母,一边拨动音乐按钮,一边跟随着音乐的节拍轻轻哼着。孩子的父亲覃先生告诉记者,玩赏花灯也是中秋节的一个传统习俗,寓意庆祝佳节,快乐平安。
晚8时许,月亮慢慢褪去朦胧的面纱,缓缓上升到半天空,又大又圆又亮。记者走进了港南区江南街道木松岭社区黄老师的家,看到她正在张罗着祭拜月神的物品。黄老师自2004年在贵港市中心城区一所小学退休后一直在家含饴弄孙,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今天是中秋节,祭拜月亮,除了哈密瓜、葡萄、柚子等水果,当然少不了月饼啦。”黄老师一边说一边拿出月饼。记者注意到,与往年相比,虽然水果的数量没有“缩水”,但月饼的包装和样式都实在了不少。黄老师像是看出了记者的心思,快言快语道:“虽然退休多年,但每天读书看报听广播,知道现在提倡节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然责无旁贷。”“奶奶每天都教育我们
要节约、节约、再节约,听得我耳朵都出茧了。”一旁正在读小学的小孙女调皮地插上一句,她夸张的语调和表情逗得大家乐开了怀。“今天是中秋节,我们全家祭拜月亮,希望全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黄老师点燃香烛,嘴里还喃喃自语。之后,她又逐一吩咐儿子、儿媳妇、孙子等作揖祭拜月亮,祈求安康、顺利和幸福。从黄老师家里出来,只见社区街道两边,家家户户门前烛光闪闪,一家人把盏赏月,其乐融融。
而此时,皓月当空洒清辉,与市区新世纪广场和马草江生态公园周围流光溢彩的楼盘遥相呼应,加之夜空中徐徐上升的孔明灯,给广袤的夜空平添了几许灵动,夜色下的荷城显得格外妩媚动人。
正在广场草地上席地而坐的韦先生兴致勃勃地说:“我从媒体上了解到,今年的月亮不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下一次在中秋佳节看到圆月要等到2021年9月21日。在‘月圆\’当晚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和家人把盏话团圆,特别有意义。”韦先生是位天文爱好者,对今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的现象了如指掌。
秋风拂面,人们一边散步一边赏月,舒心惬意。尤其是在马草江生态公园的儿童游乐场,孩子们脆生生的笑声、欢呼声和喝彩声感染着在场所有人,大家都跟着孩子们笑着,现场一派欢乐、祥和。
晚9时许,广场和公园已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们席地而坐,抬头望着那一轮圆月,将思念遥寄,让人顿生诗仙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豪情。月圆人团圆,让我们共同祝福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贵港的明天会更好!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