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平南新闻 > 正文

两台织机要“收钱” 一心只为“主人翁”——汤运强和他的家乡联一屯的故事

来源:贵港日报 2015-01-21 15:4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张日芳

平南县大新镇大榴村联一屯的汤运强,抓住改革开放机遇,赴广东开办企业。发家致富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期,带动兄弟姐妹为家乡建设捐资超120万元,他个人的捐款额更是超过70万元,在平南成为美谈。如此慷慨之人,却在2005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举动:汤运强提出,屯里没有集体企业,但用钱的地方还很多,他在广东佛山的“志强针织厂”发展势头较好,可从中划出两台针织机作为联一屯驻其厂内的“集体企业”,名为“联一针织厂”。但机子不能白送,需向屯中每人收取50元。

“这么有钱的人还要收我们的50块钱!”家乡人一时不解。而令人更加费解的是,当本屯德高望重的老人汤北生及筹款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将收上来的近10万元钱交给汤运强的时候,他又不要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生意刚起步的汤运强尽管手中没有多少钱,但已热衷家乡公益事业——从1994年捐出6000元为大安镇贺岗村至大新镇大榴村的村道铺好沙石开始,到连续多年每年捐款8000元修缮新黎村至大榴村道路,再到后来捐款5万元修建古文白沙江大桥、与兄弟姐妹捐款90多万元建设大榴汤氏祠堂等等,每一次都为家乡建设出力。但汤运强看到的,大多是乡亲们对他及其兄弟姐妹善举的津津乐道,很少有人提及集体需要做点什么。他便知道,有一种意识有待唤醒。

所以,这一次,汤运强要借助厂里的两台针织机“说事”。当乡亲把钱送到他手上,汤运强笑了:“其实,这两台针织机,从一开始我就送给了全屯人。大家肯为这个小小的集体企业筹钱,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收上的钱全部拿回去,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吧。”

乡情千斤重。汤运强说,平时家乡搞建设,他都还要继续捐款,怎么会收下这笔钱呢!“收钱”的意义在于,每家每户交针织机“人头费”的过程,已触动了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因为这个集体企业跟全屯每一个人都有了关联。

这种主人翁意识的作用在随后几年得到体现。2007年,联一屯兴建联一新村,全屯劳力人人参与,拆除泥巴老宅,硬化环村新路、铺设排污管道、建设垃圾池、安装现代路灯等;同时,乒乓球台、阅览室、文化宣传专栏等纷纷建成投入使用。村里有了公共活动场所,还聘请了两名保洁员天天扫地,村容村貌整洁有序。也得益于此,联一新村被列入平南县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在联一新村建设过程中,汤运强和他的兄弟姐妹们继续发扬乐于奉献的精神,捐款100多万元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时,“联一针织厂”两台织机每年13万元左右的利润,成为新村建设资金方面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汤北生说,联一屯能有今天的新貌,除了有财力做保障以外,更重要的是全屯人丢掉了原来的依赖思想,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以主人翁的态度办好本村的事情。

如今,“联一针织厂”的针织机已由最初的两台机发展到了五台,每年纯利润也增加到40万元左右。早几年,汤运强筹款50万元,牵头组建了“联一公益福利事业基金会”,致力服务村中公共事务、老年人的福利及考学优秀的新一代。而“联一针织厂”所产生的效益,为这个基金会发展公益福利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保障。大家都说:“本村的事情集体办,好!”

新闻推荐

市地税局多举措为民办实事

...

平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两台织机要“收钱” 一心只为“主人翁”——汤运强和他的家乡联一屯的故事)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