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方朗 通讯员曾国阳)在平南县同和镇同朝村,村民们看到别的村屯组建合作社搞特色种养奔上了小康,14户村民也毅然组建成立了“同垦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模式,集中土地、人力、资金,农户由“单打独斗”转向“抱团作战”。
2014年12月27日是合作社挂牌成立的日子,这在地处山区的同朝村可是一件大喜事。当天,合作社里挤满了前来参加挂牌仪式的村民和乡贤。社员们把合作社的特色产品红心番薯、荔浦芋拿出来给宾客们品尝,兴致勃勃地介绍他们的特色经营项目,有优质木薯、淮山,还有目前市场前景较好的沙田柚、沙糖桔和柠檬。这些农产品远销香港、北京、四川等地,订购价格三四元一斤。
“以前,村里的农户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的,无法进行农产品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加上缺乏信息、实用技术、农资供应、农产品运销等有效服务,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产品销售等环节上显得相当滞后,生产经营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出现‘卖难\’问题,或卖不出好价钱。现在成立了合作社,以上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同垦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周松告诉记者。
至目前,该合作社投资60多万元购买了农机4台,并通过小田并大田,把200亩闲置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耕种、统一收获,还把原来独自经营的几个种养项目整合起来,共种下了110多亩的沙田柚、柠檬等。通过组建合作社的方式,农民实现了从单纯的种养劳作到包括种养、培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经营,既提高了经济效益,也提高了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近年来,平南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69家,生产经营覆盖了种粮、养猪、养鳖等10多个主导特色产业。平南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围绕当地已形成主导或特色产业的种粮、蔬菜、水产品以及畜禽养殖等组织起来的。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提倡,每一类特色产品或主导产业都建有相应的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内部技术、信息、资金等多方面的合作及联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