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蔗也有黄皮的,为广东从台湾引进,其中以新会产为极品,黄皮果蔗性寒,但价格较高,比黑皮果蔗要软些,口感也稍显绵和渣,记得几年前我曾贪新鲜买来吃过,但如今在柳州街头已难觅其踪影。记得在湖南益阳,我还吃过一种青皮果蔗,只是口感比起广西的黑皮果蔗差之千里。
吃黑皮果蔗,与吃其他水果不同,阵仗极大,劈里啪啦,响声不断,残渣乱飞,若数人同吃,煞是热闹,吃上一截半根,甜哉爽哉!如在寒冷冬夜,吃上一根热烫的水煮果蔗,即刻嘴甜心暖,猛然间便感觉到自己“一身正气”,妙不可言。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需要出差或与外省的单位有业务来往,于是,黑皮果蔗 、沙田柚 、桂林马蹄和荔浦芋头等广西著名特产都成了馈送外省友人的佳品,其中,以柳州东泉黑皮果蔗最受欢迎,而最爱吃果蔗者莫过于湖南 、江苏和重庆等地人。我和同事或在柳州让货车司机顺路稍带几捆,或自驾满载黑皮果蔗的小货车驶上千余公里,送到客户手中。“果蔗外交”,成了我们的甜蜜事业,传为佳话。
广西虽然甘蔗产量在全国占了60%,在糖料蔗的种植上无省能敌,但在黑皮果蔗的产销上却面临着与邻省云南的竞争,而广东 、湖南 、四川和浙江等地近年也纷纷增大了果蔗的种植面积,广西的黑皮果蔗不再是皇帝女不愁嫁。不进则退,只有品种改良,才是正道。
趁青春时多读点书,趁年轻时多吃点甘蔗。前者是一种知识积累,后者是一种趁热打铁。牙齿好,身体才好。而牙齿好不好,甘蔗是最好的试牙食。牙好者,果蔗削不削皮皆可食,不削皮吃感觉更过瘾。果蔗虽非我最喜欢吃的水果,但我却有一口好牙,果蔗自然难不住我,但对于吃蔗的方法却不甚讲究,随意食之,或头或尾或中间,或生吃或煮熟了食或用之炒羊肉以去腥味。黑皮果蔗虽性温,但带皮煮水后却性寒,常与马蹄和鱼腥草同煮,蔗和水皆可食之。甘蔗含铁量位居水果之首,不愧为“补血果王”。但到了清明时节的果蔗,以及遇到内里发红病变或有酒糟味的果蔗,则应果断弃之不食。
品食水果,味以甜为本,食之过程以渐食渐甜 、酸酸甜甜和先苦后甜者为常人所喜,尤其是后者,如此人生滋味,即为蔗境。《晋书·文苑传·顾恺之》词: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后以蔗境喻先苦后乐,人生之后福,意喻人之晚年生活逐渐转好。
小时,母亲带着我的生辰八字找到一位非著名算命先生为我算命,那老先生说我是后福之人,先苦后甜。不管信与不信,这先苦倒是印验了的,至于这后甜,尚未可知。或许,那算命老先生想说的即是蔗境;或许,这应是很多人的共同命运。蔗境弥甘美如饴,吾之蔗境始才开。如此,倒是对这蔗境人生有些期盼。
有人把吃分为果腹 、饕餮 、聚会 、宴请 、养生 、解馋 、觅食 、猎艳 、约会和独酌十个境界,并认为吃的最后一个境界在于一个品字,吃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一个寥落的心情,要么伤感 、要么闲适。如今的我,对于吃,更喜欢随意,随心所欲。只是,对于吃水果我还是有所讲究,并以鲜吃 、当季 、多样和适量为原则。除此之外,一本书,一盘果,即是我的世界。
新闻推荐
清明已过,高峰堵车却依旧不会终止 “三月三”再遇堵车怎么办?
自从国家针对部分节日实行免费通行以来,每逢佳节必堵车”成了不少车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柳州晚报车周刊QQ群”群号:251270789)清明期间也有不少遭遇长时间堵车的群友,在清明放假的第一天,群友@计算...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