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文新军通讯员七纪宣)“因纪律规矩意识不强,我在村集体资金使用过程中违反了规定,向大家作深刻的检讨……”这是日前七星区纪委、监委在该区朝阳乡合心村干部会议上宣布处分决定后,一名受处分的村干部在现身说纪的一个场景。
七星区充分利用身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切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目的,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以案明纪划“红线”
“通过以案说纪,使参会的村干部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如果踩了‘红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说起在村里召开通报会,让违纪的村干部现身说纪,七星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今年以来,七星区坚持用身边典型案例开展现身说纪等警示教育,以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为素材,深入剖析这些身边的鲜活案例,通过给广大党员干部上党课,在案发单位召开案情通报会,并结合现身说纪等形式开展纪律教育,督促教育党员干部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以案明纪,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用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开展警示教育,更能让人感到震撼!也知道了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很有意义。”一位参加通报会的村干部表示。
以案示警钟长鸣
“看了警示教育片后深有感触,任何事都马虎不得。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更要时刻对照反思,常思贪欲之害,牢记党的宗旨,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干干净净做人。”一位参加警示教育大会的驻村扶贫干部在观看警示片后说。
七星区纪委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和违纪违法党员忏悔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身边“活教材”敲响“廉政警钟”,力促党员干部做到知足知止,筑牢严格自律的思想根基。同时,在集中开展全区党政领导干部警示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各乡(街道办)各单位以召开组织生活会、观看警示教育片或举办专题展览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进一步筑牢“不想腐”的堤坝。
“查处一起案件、处分几名干部不是目的,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才能有效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水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七星区纪委、监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案促改兼治本
“以前总感觉渎职贪腐等违法违纪行为和我没什么直接的关系,今天听了发生在同系统的岗位工作人员的违纪违法案例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岗位有这么多的风险点,看来必须加紧学习,才能更好地规避廉政风险、防止犯错误……”一位基层干部看了七星区纪委、监委印发的对案发单位典型案例剖析材料后恍然大悟地说。
七星区纪委、监委按照“查办案件—找出症结—完善制度”的思路,对已查办案件进行筛选,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并以问题为导向,既给发案单位找“病灶”、查“病因”、开“药方”,督促发案单位对廉政风险防控方面存在问题、制度建设不全等情况进行整改,堵塞漏洞,实现标本兼治。同时又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和规律性的问题,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有效途径,持续深化以案促改,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新闻推荐
在实验室里一起做实验的学生□本报记者景碧锋文/摄5月25日傍晚,记者来到位于桂林市尧山以东,乌岭山下花江河畔的桂林电子...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