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平乐新闻 > 正文

离乡亦作“流动风景”

来源:广西日报 2010-02-19 23: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骆展胜  本报通讯员 陶彩忠

“打工”和“九江”,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平乐人眼里,均意味着“离乡找生计”。

上世纪九十年代,部分平乐人先后来到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打工,乡亲们“你带我,我拽他”,而今,聚集在珠三角的平乐籍打工者超过10万人。

在这支庞大的劳务大军中,800多名农村党员“散落”其间,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他们境况如何?记者日前赴佛山探访,平乐农民工党员“务工在外不忘誓言,服务发展不分地域”的庄重承诺,已化作南粤大地的“流动风景”,令人敬佩。

有了“新家”之后,务工党员挂牌上岗,成为民企“香饽饽”

随行的平乐县委组织部部长蒋伟名告诉记者,县委早在10年前就关注到“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2008年11月27日,县委通过对各乡镇先期在珠三角设立的临时党支部进行整合,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九江镇成立“驻珠三角地区临时党委”,下辖中山、顺德、佛山等9个支部。

流动党员有了“新家”,打工群众就有依靠。为稳固临时党委的堡垒作用,平乐县委专门指派组织部一名正科级干部担任临时党委书记,从流动党员中选拔2名专职副书记和2名党委委员。将临时党委在当地的场地租金、活动经费、办公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对党委成员给予本县同级党委的工资、养老保险等待遇。

临时党委专职副书记廖连新说,他在粤打工已近20年,平乐10万打工者有三分之一集中在九江。改革开放初期,不少平乐人来到九江,在码头扛大包,在砖厂卖苦力,在街头摆地摊……由于语言不通,文化差异,有些人滋生浮躁情绪。于是,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平乐人”的形象在当地开始受损,少数企业招工甚至公开“拒收平乐人” 。

临时党委成立后,特别是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务工党员以挂牌上岗作引领,使当地民企对平乐人竖起了大拇指。在九江镇某皮革厂,记者问及廖来忠的名字时,同事们迅速投以赞许的眼光。原来,小廖在临时党委开展的“科学发展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中,刻苦钻研技术,成功解决了皮鞋上光的难题,受到老板的高度评价,月薪已由原来的2000元升至3000元。对此,廖来忠感言:“党员就得当先锋,你为企业着想,老板就会器重你!”

在当地一家洗染公司采访,罗老板告诉记者,公司100多号员工几乎都是广西人,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平乐。他指着两名挂有“党员先锋岗”牌号的员工说:“她叫韦玉红,她叫陈翠华,都是平乐人,她俩从我2006年建厂就进来了,干得很不错,是全厂职工的楷模。最近几个月,出口形势好转,交货催得紧,加班多一些,她俩总是随叫随到,想不到啊,这块小小的党员示范牌给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言语间,罗老板再次向小韦和小陈递过欣赏的眼神。

有了资金和技术之后,部分党员回乡创业,成致富先锋

2008年冬,当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潮袭来,大批务工者因失去工作而游荡在九江街头,给当地的社会稳定造成压力。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年轻的临时党委沉着应战,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果断决定“两条腿走路”:愿意返乡的,临时党委以优惠票价组织有序返乡;愿意留下来的,临时党委负责解决再就业问题。

临时党委书记蓝媛说,在金融危机期间,他们先后共组织了6批5000多名平乐务工者有序返乡。(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在这些返乡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积累了一定量的财富。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平乐县委抓住有利时机,推出“引凤还巢”和“爱心公益家乡行”两大工程,积极发动有条件的老乡尤其是党员回乡投资创业。

饮水当思源。临时党委发挥对珠三角地区情况熟、有人缘、信息广等优势,主动充当“热心红娘”,在当地3次召开招商引资恳谈会,为家乡提供招商及市场信息2600多条,直接从流入地引进项目14个,总投资2.48亿元,销售农产品600多吨,4名流动党员被推选为“流动党员创业之星”。

桥亭乡兴隆村流动党员刘桂斌是典型代表。作为第一拨返乡的打工者,刘桂斌说,“服务家乡,多一点奉献之心”是临时党委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努力倡导的“五个多一点”的重要内容,“虽然我离开家乡好多年了,但回报家乡、支援家乡建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刘桂斌这么说,也这么做。回到家乡后,他冷静分析,平乐种植水果多,可是,乡亲们守着辛苦种出的果实却没得到好收益。于是,他瞅准市场,毅然将自己辛苦十多年攒下的积蓄拿出来,创办了“平乐县金隆农产品加工厂”。随着企业的发展,去年10月,他又创办了以生产“板栗酒”为主的“桂林金栗醇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而今,他的企业为家乡200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新闻推荐

平乐:新式焚烧炉破解垃圾处埋难题

本报平乐讯(记者/秦雯通讯员/陈张)近段时间,来往平乐县张家镇燕水村的人络绎不绝,大家来到村里不是看风景走亲戚,而是慕名前来观摩村里一座日处理生活垃圾两吨的新式垃圾焚烧炉。记者在燕水村看到,这座...

平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离乡亦作“流动风景”)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