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汉中 今日留坝 今日镇巴 今日略阳 今日宁强 今日勉县 今日西乡 今日洋县 今日城固 今日南郑 今日佛坪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今日宁强 > 正文

李荣平:“折腾”出来的幸福生活

来源:陕西农村报 2019-09-02 08:01   https://www.yybnet.net/

?李荣平(右)和合伙人屠开春在晾晒金木耳。

本报记者 姚远 文/图

“我们合作社要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8月26日,去年才当选宁强县青木川镇南坝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李荣平,面对记者的采访作出坚定的承诺,他的底气从何而来?

20世纪80年代,青木川林地资源丰富,镇上有一个菌种厂。李荣平在农闲之余,就进厂学制菌种技术,学习了两年时间。

“我边学边记,感觉差不多了,就自己办菌种厂。”李荣平说,他引导村民种菌棒香菇,并负责技术指导,菌种厂生意红极一时,他也因此成为镇上首批的万元户。

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政策实施,菌棒原料资源管护严格。“经常有群众举报,林业站罚款,没法再做了。”李荣平说,这是国家的政策,坚决贯彻执行,菌种厂便渐渐退出市场。

“我认为,制菌种和玉米、水稻育种都相通。”李荣平是一个爱动脑筋、喜欢琢磨的人。1996年,他在自家田地里搞起了玉米和水稻种子繁育。但是,出芽率一直不好。为此,他到湖北参加函授半年,学习玉米、水稻制种技术。

回到家乡后,李荣平承包了6亩水田做水稻制种,每年给农户200公斤稻谷。“特别辛苦,还要操心,我把学到的技能全用上了。”李荣平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荣平的水稻制种成功了,当年就推广了30多亩,出芽率和产量都很好,也得到村民的认可。但是,因无法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而告终。

“以前是吃干菇,现在喜欢吃鲜菇了。”李荣平看准了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2006年,他又干起了老本行,继续做食用菌,有所不同的是,原来的椴木变成了袋料。他是青木川镇第一个种植袋料香菇的人,当年生产1万袋,产值5万元,纯利润1万元。

当地农民看到香菇能挣钱了,便纷纷效仿,找李荣平帮忙指导技术。“当时仅南坝村就发展香菇30万袋,家家户户种香菇,原来给我打工的,都变成自己干了,最后我连工人都雇不到。”说起这些,李荣平显得有些自豪,他当年给县农业局写过报告,参加县上农村工作会议,县政府还给他奖励了400元。

2008年汶川大地震,青木川镇不少房屋被震垮,大棚里的菌袋被掩埋。“地震跟命令一样,我们很快就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灾后重建上,再无心思经营香菇了。”李荣平说,那年镇上的食用菌产业元气大伤。

到了2013年,袋料食用菌产业才慢慢恢复。李荣平每年种3万袋,原材料费用和工人工资不断上涨,但香菇价钱一直不涨,加上市场行情不稳定,几乎不挣钱。

“不折腾,哪来幸福生活?”尽管现实这般艰难,但李荣平胆大心细,越挫越勇。2017年8月,李荣平找到8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了12户农民16亩土地,每年每亩租金600元,建起了12座大棚,转产试种羊肚菌。当年,每亩产15公斤干菌,每公斤卖1200元,收入21.6万元,抛过成本,净利润12万元。

在种羊肚菌的同时,合作社又种了4亩金木耳。“菌棒、菌种、建棚和人工是主要成本,每亩投资7万元到8万元,收益10万元,每亩净利润2万元到3万元。”李荣平说,“金木耳虽然属于菌类,但不同于常规的菌体,对技术要求高,生长环境苛刻。我们通过两年的摸索,掌握了基本要领,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后期效益会更好。”

依托青木川的旅游环境,今年7月,李荣平和合伙人在青木川古镇西入口处承包了农家乐,做起了农产品展销和游客接待日常消费,并优先安置贫困户就业。“现在,扶贫是主要工作,我们合作社要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李荣平坦承,虽然任务有点重,但是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

新闻推荐

宁强交警筑牢事故预防屏障

本报讯(通讯员成莹刘小虎)近日,宁强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采取多项措施筑牢事故预防屏障,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宁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李荣平:“折腾”出来的幸福生活)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