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何保障这个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呵护他们的心灵健康?在司法实践中,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用法律细致地呵护、保护留守儿童。今年,该院刑庭在审理1起猥亵儿童案件时,在不公开审理的同时,注重做好其心灵抚慰和思想引导,既有力维护了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又呵护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离婚案中,受伤害最大的是孩子。该院受理留守儿童父母的离婚案件时,尽力做好调解和好工作,征询留守儿童愿意随父母哪一方共同生活的意见,并在妥善安排好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条件下,才调解或判决准予父母双方离婚。
该院在审理未成年人案件时,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采用“庭前查、庭中教、庭后帮”的审理机制,通过圆桌审判,挽救失足青少年。在庭审前,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家庭状况、平时表现等情况进行多方面了解,并进行调查评估,找出被告人的犯罪根源,为量刑作参考。庭审中,以“圆桌审判”的方式,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法庭气氛,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成年被告人恐惧和抵触的心理,使其放下思想包袱,如实交代犯罪事实,并从不同角度对被告人进行法制教育,引导其认清犯罪危害,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案件判决后,该院积极联合家庭、学校、少管所等,共同对青少年罪犯进行帮教,积极开展判后教育、定期回访等工作。今年,该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件16人,都已进行了回访。
该院共选出18名有丰富审判实践经验的法官到全县18个中、小学担任法制副校长,这些法制副校长每个学期都到所任职学校上法制教育课,他们结合一些典型案例普及法律知识,从容易在青少年群体中高发的犯罪行为入手,如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详细剖析失足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教育同学们从中吸取教训,提高法律意识。在深入学校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及时解答留守儿童及监护人的法律咨询。
与巴马县特殊学校结成对子。去年,由该院妇女儿童维权岗的同志牵头,带着1000多元学习、生活用品到学校看望和慰问留守残疾儿童,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关怀;到条件艰苦的地方看望和慰问留守儿童。去年,该院派员深入该县东山乡看望和慰问留守儿童,并带去了2000多元的爱心书籍、衣服鞋子、书包文具等物品;开展为贫困留守儿童捐款活动。今年7月,该院组织全院干警开展为贫困留守儿童“一日捐”活动,当日收到善款2000多元,全部捐给当年考上大学,而家里又供不上学费的留守少年。
今年,该院开展了多次法院开放日活动,其中两次邀请法院周边中小学共200多名师生到法院参观,参与旁听庭审。通过开放日这一平台,进一步促进审判机关与留守儿童的交流和沟通,拉近法院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距离。
新闻推荐
凤山讯
近日,凤山县人民法院与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联手执行,一名躲藏多年的“老赖”最后由其亲戚代为履行赔偿款。2007...
巴马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