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蒋宽
通讯员
江代科)交通不便路途远、路费开销大等,一直是东兰县巴畴乡群众进城办事的“拦路虎”。在今年探索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过程中,该乡大力推行民事党员代办服务机制,实施全程代办、无偿服务,为2万多名山里群众“省了钱”,与群众“贴了心”。
巴畴乡位于东兰县西北部,与南丹、天峨、凤山毗邻。由于地处山区、建乡较晚,该乡基础设施薄弱,交通落后。据乡长韦湘湘介绍,全乡大部分村屯距离乡政府超过20公里,最远的超过50公里,有时群众到乡政府盖一个章,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和上百元的路费,遇到政策不理解、证件不齐、找不到人等情况,就需要跑上两三趟,办事十分不容易。
“现在方便呦!站里说三天就帮我办好准生证,还不用出门!”在距离巴畴乡政府40公里的板丁村民事党员代办站,正在办托办手续的该村纳独屯村民官丽君告诉记者,以往他们到乡政府要先走山路再乘船,最后坐车,经常遇到等船、等车的情况,一来一回一天就过去了,“一不小心,晚上就回不到家”。当天,与官丽君一样,当地20多位村民办理了托办手续,他们中的大部分将在三天内办齐托办事项。
“全乡8个村都陆续开设了民事党员代办站,办事群众只要在家门口填一份表,交上所需材料和经费,就有党员干部帮忙,到乡政府免费办理包括计生、民政、社保、户口在内的22项各类事务。”巴畴乡党委书记陆俊百说,在全乡组建一支民事党员代办员队伍,在各村村部设立民事党员代办站,通过开展为民代办各项服务事项,更好地方便和服务群众。
新闻推荐
东兰讯
12月17日,东兰县“星级美丽之家”和“星级文明少年”表彰颁奖仪式在东兰镇板逢村和乐里学校举行。东兰镇33户“星级美丽之家”和294名“星级...
东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