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下旬,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兴镇为才村的群众看到,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走村串户,给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拜寿、送红包。他就是为才村养老院五保老人韦贵明。
现年69岁的韦贵明是一位五保老人,每月仅享受国家下拨的200元生活费,他为什么要向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送红包呢?这些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日前,笔者慕名造访了这位养老院中的老人。
据韦贵明介绍,他6岁时母亲就去世了,10岁时父亲撒手人寰,紧接着家中的房屋倒塌,他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于是,上级把他送到大队孤儿院。在孤儿院生活了1年多后,韦贵明回到本屯寄居在乡亲们的家里。1965年,韦贵明参军,1968年复员回乡,但仍然没有房子住,只好寄居在屯里孤寡老人公虽鼓的家里。后来,韦贵明搬到生产队旧仓库里住了几年,但旧仓库之后被洪水冲垮,他又回到原房屋旧址搭了个简易草棚栖身,度过那段漫长而艰难的岁月。
2002年,东兴镇政府在为才村兴建了养老院,韦贵明有幸搬进去住了。从此,韦贵明整天乐呵呵的,好像变成另一个人似的。韦贵明深有感触地说:“历代皇朝都向农民收取皇粮国税,而现在国家不但免去了农民的粮税,还发给农民种粮补贴,这在过去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啊!国家行大善,我也要行善,要讲善德,要感恩,要回报社会。”
正因为如此,韦贵明把平时给别人挑砖、挑沙、挑粪所得的钱积累起来,从不抽烟,不喝酒,上街也不坐车,为的是节省几个钱做善事。春节时政府发放了2瓶花生油,韦贵明也舍不得吃,分别送给了比自己困难的拉美屯的卜友和奶调两位老人。“现在清明节快到了,我给全村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拜寿,送给每人10元的红包表示心意,因为我从小就没有了爹娘,他们就像我的父母一样呀!”韦贵明激动地说道。
笔者了解到,韦贵明成年时正逢学习雷锋的热潮,此后他便以雷锋为榜样,默默无闻地做好事,割路边的杂草、架设小木桥、修补路面、打扫公共场所卫生,都不在话下,帮人家做事、捐钱给生活困难的老人,更是家常便饭。今年3月26日上午,韦贵明来到为才小学,看到学生吃营养餐时没有凳子坐,当天下午他就又来到学校,把50元钱交给校长,说是要买凳子给学生坐。
韦贵明,这位五保老人一心行善,尊老爱幼,他的善举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更希望看到,这样的好人善举不仅仅在为才村。
(莫机动
莫文坚)
新闻推荐
曾馥平,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1994年,时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