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权晟
通讯员
覃日泉)今年6月,环江喀斯特将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角逐“世界自然遗产”桂冠,迎来提质发展新一极的“世遗时代”。眼下,朝着“世遗”做最后冲刺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就是要让世界看到美丽的环江。”县委书记黄荣彪和县长黄炳锋说,世界遗产具有无与伦比的国际影响和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摘得这一桂冠,不仅是环江各族群众的梦想,更是全市、全区乃至全国人民的期盼,这必将使环江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地保护,也必将为环江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赢得加快发展的先机。
“环江实在太需要这样的发展机遇了!”黄荣彪深有感触地说,环江不仅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到,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发展致富产业,与全国、全区和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为此,环江县党委、政府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入实施“五大工程”紧密结合,明确了“三年打基础,五年上水平,八年大发展”的科学发展思路,以及“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富县、文化活县”的建设战略目标,在活动中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创特色。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水平低的现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广泛开展了“群众路线——怎么走”“改进作风——怎么改”“迎接世遗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三个主题大讨论,深度剖析群众最迫切的呼声和最期盼解决的实际困难,接地气、谋大事、想全局,在学习实践中转变观念,在务实履职中转变作风,有力促进了学习教育与听取意见同步,与解决问题同行,增添了推动全县各项事业提质提速发展的正能量。
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76个单位2877人次开展个别谈话活动,群众提出问题与不足366个。按照立行立改的要求,开展意见公示、建立台账、落实整改等工作。如今,全县已开展“解决群众不满意的事情”大行动的班子数236个,“五服务”“六清理”大行动的班子数209个,梳理分类收集到1836个意见和建议,推进立行立改事项392项。
以“五入五查”活动为载体,组织1000多名领导干部,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农村和移民点,查找旅游开发、招商引资、服务企业、新城建设、项目推进、惠农政策、“整乡推进”开发扶贫等工作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梳理出1394条意见建议,形成突破瓶颈,打响特色品牌,营造和谐平安社会的共识。
推行“联乡进村助企”制度,大力开展“红卡”进乡镇、进企业、进村(社区)、进屯组、进农户、进特色产业基地活动,现场为民解决实际困难8912个,引进项目322个,项目资金达2000多万元;全县12个乡镇5000多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村屯户室开会议事8522次,解决纠纷3012件,筹谋发展或解决问题1万多件,完成通屯水泥路12条,屯内道路硬化89条,水利渠道建设990公里,人畜饮水工程105处,培育桑蚕、糖蔗、养殖、农林产业加工等产业百强党员能人139名,成立养殖、桑蚕技术培训、生态观光旅游的69个“党员能人示范基地”,辐射带动2万多户群众参与脱贫致富产业开发。
“环江学习讨论准备充分,态度认真,他们通过学习讨论端正了是非观,坚定了事业心,强化了责任感,增加了正能量,提升了执行力。”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督导组组长、市政协原副主席朱发生在环江检查指导工作时,对该县给予了高度评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
沈泉池
摄影报道)5月12日,河池市冲锋舟操作骨干培训暨防汛抗洪救灾军地联合演练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举行。市委常委、河池军分...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