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讯 今年6月,环江喀斯特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进入“世遗时代”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根据新形式、新需求,既要抓好矿山开发、保护财政稳步增长,又要按照世界自然遗产的相关要求,保护好生态环境。
做好规划。该县结合“申遗”成功后编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好矿产资源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并报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按照“一矿一证一表”原则,对每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产资源储量进行统计,为全县矿产资源健康有序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重组整合。继续抓好对全县有色金属的整顿重组工作,坚持一个矿体只设一本采矿权和“五个统一”原则(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财务),取缔了多家涉重金属企业,确保矿产资源开发依法、规范、高效。通过重组整合,目前,全县涉重金属企业有16家。同时,对开采规模小、生产能力低、达不到要求的煤炭企业依法关闭,目前,全县仅有煤矿企业4家、矿井8个。
严格监管。加强对全县矿山的巡查,查处矿山违法案件,进一步强化对环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木论国家级保护区以及边缘地带的监管,严禁探矿采矿行为发生。今年以来,实地检查矿山30多个,立案查处了采石场越界开采、滑石矿擅自增设窿口案件各一起,责令业主撤回矿区范围内采掘作业,对增设的5个矿窿已停止采掘作业并实行封堵。
狠抓复垦。利用复垦项目,对川山、长美、东兴等乡镇部分废弃矿山进行整治,恢复植被,目前已治理600多亩。同时,政府与在建在生产涉矿企业签订复垦协议,要求企业按照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要求边生产边复垦,确保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同时,采取免费向群众发放树苗等方式,鼓励当地农民和经济能人利用废弃矿山建设“绿色银行”。驯乐乡福寿村上甫屯、平莫村依洞屯农民在几十公顷的废弃煤矿上种植杉木、三华李等,成功还绿并产出效益。(谭正良)
新闻推荐
环江移民群众期盼实现“抄表到户” 供电部门表示,正在积极协调处理,尽快解决问题
本报讯 (记者 蒋宽)日前,有网友“转角处”在河池网网络问政专区发帖,希望尽快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镇北村那皇屯的供电设施权属转入该县...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