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环江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提名地之一,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环江从此走进“世遗时代”。日前,记者前往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探寻这片神奇的喀斯特王国。
奇特多彩
环江喀斯特坐落于云贵高原东南麓,地处广西西北处环江县境内,总面积11559公顷,其中核心区7129公顷、缓冲区4430公顷。目前,这里已知有管束植物1048种,隶属178科546属;林区内有兰科植物48属122种,其中麻栗坡兜兰、白花兜兰等为世界珍稀濒危兰花品种;此外,还记录有野生脊髓动物417种,昆虫408种。
喀斯特景观是大自然给予环江的宝贵财富,它正像一块久在深闺人未识的美玉,等待着人们的探索和发掘。多年来,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有着当今地球上同纬度类型独特、保存面积最大、原始性最强的喀斯特森林,以及层峦叠嶂的莽莽林海和奇特景观的绿色峰林,从崎岖的羊肠石道到远古文明的汉代古道,头顶是遮天蔽日的森林,脚下是纵横交错的岩石,石头缝里仅有一点土地山壤,却神奇生长着茂密的石山森林,让人叹为观止。
环江县县长黄炳峰说,环江类似的景观随处可见,边远地方村落就像嵌于一幅幅山水风景画里一样,除喀斯特核心区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环江还拥有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业内人士认为,一个县拥有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属不易,旅游资源丰富更是不言而喻,环江成功“申遗”,有望成为广西继桂林之后的第二个国际旅游胜地,成为广西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秀外慧中
在环江,除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还有更多待开发的景点依托着喀斯特的奇特被逐渐掀开神秘面纱。深藏在苍莽森林中的黔桂古道、以“原始、磅礴、幽静”著称的古滨河漂流、奇特的文雅天坑、一里挂九瀑的牛角寨瀑布等景观群,构成了以环江喀斯特景观为核心的景点纵横网。
然而,虽有众多的景观,环江的旅游品牌却鲜为人知,如何利用好这一天赐“良源”成为该县面对的新课题。
据环江县政协副主席、“申遗”办主任葛建邦介绍,世界自然遗产地往往都会成为旅游胜地。在中国,绝大多数世界自然遗产已开发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毗邻环江的贵州省荔波县为例,2007年6月荣获第一期“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通过几年的打造,其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的发展,2013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超45亿元。
环江县县委书记黄荣彪表示,作为荔波喀斯特的延伸,环江完全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荔波,当前首要任务是要多学习和借鉴其他“世遗”地的成功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建造广西又一个享誉全球的旅游胜地。
转变思路
金字招牌在手,如何让它更熠熠生辉?黄荣彪认为,思想是行动的依托,转变发展思路是关键。他深知,旅游是朝阳产业,是绿色产业,是致富好路子。
环江县旅游局局长郑志咏介绍,该县提出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富县,文化活县”的建设目标,把旅游放到了重点发展的位置上来,加强了对旅游开发的规划和监管力度。2014年,环江建设重大旅游项目6个,并协调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拟建通达景点道路39.3公里,今年9月刚开工的环江至东江二级公路将成为外来游客通往环江的“景观大道”。
“现在这里还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她神秘多彩,风情万种,让人流连忘返。”黄荣彪说,环江喀斯特的保护和利用单靠环江县的力量远远不够,希望更多的强优企业青睐环江,上级部门在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上给予的更多扶持,在齐心协力保护环江喀斯特的同时,将其最迷人的一面展示给世人。
新闻推荐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成立30周年 共建新苗乡 同圆中国梦
图为驯乐苗族乡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文艺表演现场。
本报讯
盛世庆华诞,喜庆遍苗乡。11月7日,风景如画、神韵美丽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举行...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