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讯
溪水潺潺、桑叶青青,交错有致的屯级水泥路上,忙着春耕生产的农民朋友或驾车或步行来回穿梭,摆放有序的垃圾桶外面油漆喷绘的“美丽环江”四个大字在阳光照射下格外醒目……这是笔者近日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生态乡村”建设示范点大才乡看到的景象。
走进大才乡大才社区下寺屯,这是一个有着70多户、500多人的大屯,村民靠着勤劳打拼,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然而,以前村民环境卫生意识较差,生活垃圾乱扔、污水横流、畜禽乱跑,这些“脏、乱、差”现象曾经随处可见。随着“清洁乡村”到“生态乡村”活动的升级,该屯在政府引导下积极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路硬化了,绿化树种上了,村屯实施包干净、美化、有序的“三包”制度……“做好卫生不是政府的事,受益的是我们自己,现在学校正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大人不讲卫生,得小心被孩子们监督教育呢!家长们对这个活动触动很大!讲卫生保护环境渐渐成为习惯,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啦。”覃阿姨侃侃而谈。
据悉,该乡作为全县“生态乡村”建设示范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村屯四有”建设,一是有焚烧炉等设施,目前该乡已建成52个焚烧炉,70个屯均落实了垃圾清运车和公共垃圾桶;二是屯屯有保洁员,保洁员覆盖率达到100%;三是有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四是有党群联席理事会,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
据了解,该乡每个季度均开展“清洁文明户”和“优秀保洁员”的评比,不断树立先进典型,全面调动全员参与生态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今年3月以来,该乡整合资金,投入近30万元建设新庄屯的污水处理管网以及大才街主干道路损毁严重路段的硬化、绿化,安装了路灯,打造新的“生态乡村”建设示范点。
“从政府要我做卫生,到现在我要做卫生,群众的环保意识真的提高了,人人以讲卫生为荣,垃圾也越来越少,大家可以尽情享受生态乡村的惬意生活。”新坡村党支部书记覃贵瑶说。
环江以村屯生态乡村示范点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建成14个自治区级农村垃圾综合处理示范屯、12个县级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和7个县级“清洁田园”示范点,全县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将组织其他村的干部、群众到示范点进行交流学习,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清洁乡村\’活动的深入开展。”该县美丽办负责人表示。(蒙晓杰
覃丽鲜
谭慧霞)
新闻推荐
河池柳州警方侦破部督特大毒品案抓获4名疑犯,缴获冰毒45公斤 特约记者 刘 勇 通讯员 林长龙
“砰!砰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和大才镇交界处一座山顶上的废弃养殖场,两道木门在几秒钟内先后被踹开。“警察,不许动!”10余名荷枪实弹的公安民警从天...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