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环江新闻 > 正文

突出抓好“五个结合” 推进扶贫生态移民□ 蒙建兴

来源:河池日报 2015-05-08 15:50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始终把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和宏大民生工程来抓,坚持“高标准规划、高速度推进、高效能管理”的理念,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市场带动、产业扶持、多方保障”的思路,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突出抓好“五个结合”,努力探索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新模式新办法,为实现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多赢目标初步探索出一条突破路径。

一、坚持整体规划和重点配套相结合

在开展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中,注重搞好顶层设计,精心研制整体规划及工作方案。及时编制出台《环江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总体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规划覆盖城乡、集中安置为主、园区就业平台、注重配套保障、综合施策撬动、县乡协调推动”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务求规划及方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细致周密,科学合理,为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提供有效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在县城区移民安置区建设中,依托附近原有的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医院、学校、商贸、文化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实现“五通七有”,即通电、通路、通水、通光缆、通电视,有学校、有卫生室、有文体活动室、有休闲广场、有超市、有社区服务中心、有文化长廊的目标。此外,力求做到“五个一”,即:每户一套优惠房子、一个就业岗位或经营摊位、一个孩子能享受免费职业教育培训、一所面向贫困生的学校、一家民族特色医院,全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

二、坚持全面动员与优化流程相结合

坚持把移民观念转变作为首要任务,采取媒体宣传、巡回演出、知识竞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生态移民政策,做到全面动员、宣传到户、鼓励积极、有序搬迁。与此同时,创新把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分解为三项工程,每项工程都制作一套易于执行的操作流程,确定工作对象、目标任务、时间期限、责任主体等,做到工作工程化、工程项目化、项目具体化。一是移民搬迁工程。全面加强移民意向调查、筛选公示等工作,因地制宜设计移民安置方案,做到搬迁有方案、移民有档案、调剂有预案。二是项目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项目用地规划调整、指标争取及土地整治,保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用地需求。切实抓好集中安置点的规划、住房设计、绿化、亮化工程和排污设施建设及工程进度质量监管等。三是民生保障工程。重点解决移民的就业、户籍、教育、医疗、社保等衔接与服务工作,落实好后续扶持措施。通过全面思想动员和优化工作流程,使广大群众对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在心理上欢迎、思想上主动、行动上配合,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三、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

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创新“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模式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一是以大安乡“整乡推进”开发扶贫为主的“有土安置”模式。创新推出大安乡“整乡推进”开发扶贫新模式,在政府主导下,通过资源大整合、连片大开发、群众大发动、基础设施大升级带动产业发展。目前实施的大安乡可爱村移民新村建设,已进行有土安置全县35个自然屯90户贫困农户333人。2014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820元,比移民之前增加1842元。二是以县城区毛南家园为主的“无土安置”模式。引入市场化机制,以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毛南家园土地平整等项目前期工作,待土地熟化后实行招拍挂方式确定项目法人,启动环江毛南家园项目建设,采取集中式建设、组团式开发,计划2014-2020年安置移民约5万人。在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中,注重传承毛南民族文化历史文脉,筹融资10多亿元建设风格独特、错落有致的毛南家园和环江廊桥,引资5亿元启动建设环江毛南民俗风情街,努力实现“山水风情、民族特色、生态秀丽、宜居宜业宜游”目标。从“有土安置”到“无土安置”的转变、从“移民新村”向“移民新城”迈进,在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加速了城镇化建设。

四、坚持整合扶持和就业安置相结合

充分整合发改、财政、扶贫、农业、水利、住建、交通等10多个部门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到扶贫生态移民项目。共整合各部门资金2.1亿元投入大安乡“整乡推进”项目及可爱村移民新村建设;整合县内各项资金2000多万元投入毛南家园项目建设。全面整合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先保障统筹安排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用地指标。大力整合各项政策资源,尤其是用好用活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政策、人口较少民族扶持等优惠政策,充分吸收融合到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上来。与此同时,千方百计多渠道促进扶贫生态移民就业,保证移民群众出得来、留得住、能发展。一是靠产业。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桑蚕、红心香柚、特色养殖等产业,确保每户移民有一项以上增收产业,实现移民就近创业就业。二是靠企业。将河池·环江工业园区确定为生态移民对口转移就业基地,通过岗位需求对接和订单式培训,引导移民灵活性就业。三是靠商业。依托城镇商业、物流资源以及移民安置区建设,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移民就近就业。四是靠务工。建立移民就业人员信息登记库和企业用工需求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对接,为移民提供免费的就业咨询、用工信息、职业指导等服务,引导移民区外转移就业。去年底以来,共完成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1200多人,转移就业输出500多人,实现稳定就业400多人。

五、坚持完善机制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坚持完善机制与制度保障并重,推动全县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强化机制保障。成立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强力领导。整合重大项目办、工作推进办与生态移民办公室一起合署办公,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实行“一条线保障、全程化服务”,推动各项工作早落实、见成效。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及时研究出台了县扶贫生态移民住房管理、就业服务、产业扶持等8个管理办法,为全县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强化党建保障。引导在重点项目工程部建立临时党支部,邀请移民党员代表参与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等过程,使项目建设公开化、透明化,获得移民群众广泛支持和拥护。

(作者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新闻推荐

何昌议: 为民排忧解难的“第一书记”

环江讯

 

近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局法规股副股长何昌议因病住院,洛阳镇雅天村30多名群众代表自发组织到医院看望。原来,何昌议是挂任该村的第一书记,...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突出抓好“五个结合” 推进扶贫生态移民□ 蒙建兴)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