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讯
“对于科学家来说,环江就是活着的课本;对于游客来说,环江将成为人与自然融合的旅游天堂;对全世界来说,环江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希望本次大会能让更多的人认识环江、了解环江。”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环境学院名誉教授保罗·威廉姆斯在首届国际地学遗产大会上表示。
6月4日至6日,首届国际地学遗产大会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和五大洲从事世界遗产管理和研究的官员、专家约150名代表参加大会。
据悉,首届国际地学遗产大会旨在交流世界地学遗产知识,加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地内与地学遗产相关的活动,探究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地质和地貌科学问题,从国际层面提升环江喀斯特的地学遗产价值和文化价值。大会特邀了25位国际知名专家作主题发言,交流33张展板论文;与会者历时两天科学讨论和一天野外考察,积极有效地分享和交换了世界范围内地学遗产发展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达成了未来发展和促进地学遗产保护的国际共识。
2014年,环江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环江喀斯特总面积1万多公顷,与贵州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连成一体。它完整地保存了从高原到低地逐渐过渡的锥状喀斯特体系,反映了锥状喀斯特发育和气候环境变化的全部过程,为研究地质演化提供了极好的科学素材;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山峰排列均匀,错落有致,绵延不绝。
在盛赞环江之外,保罗·威廉姆斯也提醒游客和当地居民要充分意识到身边环境的宝贵。他表示,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环境较为脆弱,在进行生产生活、旅游等活动时一定要保护生态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破坏。
“我们希望环江的案例能够通过本次大会推向全世界,让人们提升对地学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大会组委会主席、韩国江原大学地质系教授禹卿植说,保护地学遗产,不仅是对自然环境负责,更是在守护全人类的财富。
沐浴盛会的春风,环江人民鼓足干劲策马扬鞭,开拓通向世界之窗的视野,推动环江喀斯特与世界真诚握手,共同建设生态宜居休闲家园。(蒙晓杰
覃日全)
新闻推荐
于春生到河池市调研时强调 落实“两个责任”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本报讯
(记者
罗昌亮
蒋
宽
通讯员
韦
乐
黄元松)
6月10日至13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于春生到河池市...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