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南丹新闻 > 正文

群众点题政府办 件件实事解民难

来源:广西日报 2009-11-09 23:2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韦继川 本报通讯员 苏宏流

“民生问题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民生工作是检验一切工作质量的试金石,我们的发力点,就是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将科学发展的成果普惠到千家万户”。日前记者在南丹县采访,县委书记徐钦恒谈到南丹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体会。

在今年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中,南丹县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紧紧围绕解决民生问题创新工作方式,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当地一些干部群众说:“县委、县政府实施普惠民生工程是及时雨,是雪中送炭,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了我们老百姓。”

今年,该县参合农民19.3万人,参合率达90.34%。从2005年至今,全县参合农民受益达30多万人次,共报销住院费用2100多万元。该县罗富乡黄江村农民张桂珍告诉记者,她是全村“新农合的最大受益者”。“我们村有400多户2000多人,当年有89%的人参合。年底,我摔倒骨折外伤,治疗花掉3万多元,报销7000元”。张桂珍说,第二年她继续治疗花了11.17万多元。没想到,给我报销了2.62万元。这2次住院都是按照当年的大病封顶线标准报销的。“我家5口人,地里一年收入也就几千元,哪儿看得起大病!有我现身说法,今年全村参合率超过92%。”45岁的张桂珍说。

“这几年南丹变化太大了!”家住南丹县环城路84岁高龄的张德宏老人说,作为一名军人转业后,他一直住在县城至今,见证了几十年来南丹的发展。2009年初,该县投资1000万元改建的锡都路工程全面竣工后,走在新铺装的人行道上,张老欣喜不已:“现在街道又平整又漂亮,再不用担心摔着、绊着了。”为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该县多方筹措资金近1亿元投入城乡道路建设,推进农村“五通四改一硬化”工程,新建改造通村公路125条,通车里程371公里,村寨水泥硬化道路153公里,新建人行桥53座,县委、县政府实施的一项项惠民工程,真是甜入群众的心田。

“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我们努力实践的是一条以民生为先,让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和谐发展之路。”南丹县长陈继勇说。该县把改善民生与促进增长、维护稳定紧密结合起来,着重解决好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实际困难。今年低保提标幅度超过了20%,上半年共发放保障金1000多万元。为让全县农村低保户和茅草房、危房改造户早日乔迁新居,该县采取超常规的工作方式,到10月底已有48户贫困农民搬进了新房。

该县把解决返乡农民工遇到的实际困难作为关注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将返乡民工列为城乡就业援助的重点帮扶对象。根据农工技能特长、就业需要、培训需求和创业意愿,县人劳局今年共举办19期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2000多人次,帮助4700多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成为不离乡的产业工人。同时,该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560人次,先后为2万多人次创造了较为稳定的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该县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查找并下工夫解决了一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计划用3年时间,对县城风貌改造投入7亿元改善民生,以拉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

新闻推荐

南丹财政收入“开门红”

本报南丹讯(记者/韦继川通讯员/苏宏流胡儒辉)为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起好步,南丹县紧紧抓住经济稳步发展的有利时机,早安排,强征管,多渠道增财源。据悉,1月,该县财政收入完成8063.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

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冰冻路上暖流涌2011-01-04 22:19
评论:(群众点题政府办 件件实事解民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