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河池讯 (记者/蒋秋)3月30日至31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到河池市考察调研和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30日下午,陈际瓦一行首先来到金城江区五圩镇板鸾村。刚进村,就遇上了一支整装待发为五保户、困难户、老弱病残户送水的党员突击队。突击队员中有村干部、有村小学老师、有共青团员,他们每天牺牲业余时间,用摩托车进村寨给困难群众送水。陈际瓦对党员突击队员表示慰问和感谢,并希望各级党组织将党员干部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在抗旱救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陈际瓦说,灾区群众是否用上了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最牵挂的事情。在板鸾村69岁的困难留守老人陈玉英家中,陈际瓦打开水缸盖,看到缸中装满了水,她才放下心。
随后,陈际瓦马不停蹄前往南丹县,晚饭后立即赶到距县城15公里外的城区应急供水点和思村抗旱打井现场,了解应急供水情况,看望日夜奋战在打井一线的广西水文地质工程队工作人员。回来后连夜召开抗旱救灾调研座谈会,听取河池市、南丹县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推进下一步的抗旱救灾工作。
第二天上午,陈际瓦一行在尘土飞扬、陡峭弯曲的山区公路上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南丹县八圩乡吧哈村小学,询问师生饮水用水情况,给他们送上饮用水和瓜菜。随即又跟随“马帮送水队”,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跋涉半个多小时,将水和蔬菜送到八圩乡吧哈村上寨屯困难瑶族群众家中。她叮嘱当地领导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灾区一线,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急所难,尤其要做好对大石山区、偏僻地区、学校等重要部位和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送水工作,确保他们饮水安全。
陈际瓦指出,目前我区旱情还在向深度、难度、广度方向发展,特别是饮水困难的人数、需要送水的人数每天都在增加,抗旱救灾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要充分认识抗旱救灾形势的严峻性,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优先保证群众饮水安全。要根据灾情的发展变化,围绕保障群众基本饮水用水,完善运水送水的措施,同时抓紧寻找水源,打井取水,并做好检测和检疫消毒工作,保证灾区群众饮用水安全,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校、不漏一屯、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陈际瓦说,这次旱灾警醒我们要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也给做好这方面工作带来了机遇。要把坏事变为好事,掀起兴修水利新高潮。要标本兼治,抢在雨季来临之前,大力推进水柜、水池、山坪塘、小水库等项目建设,确保“来水时能存得住,干旱时能用得上”。同时统筹规划好桂西北旱区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抗旱减灾的能力。
陈际瓦强调,要坚持科学抗旱、有效抗旱,因地制宜做好保春耕生产。在水源条件允许的地方,要抢播抢插,已种下的农作物要努力保苗。要积极引导组织群众及时调整结构,通过扩大种植经济作物和抗旱作物,发展养殖业,组织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多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要切实采取措施,组织力量,加强野外火源管控,狠抓森林防火责任落实,确保安全度过春季火灾高发期。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秦雯文/图“看,这是我在打鼓!”“找找,我家在哪里?”新建成的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日前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观众,他们是居住在六巷乡下古陈村的坳瑶人。有人贴着面具墙,辨认着每...
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