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中路临时农贸市场一角。
执法人员在拆除乱搭乱盖的棚子。
昔日江南西路马路市场一景。
本报讯 (记者 唐毓克 文/图)把住进入江南西路各个路口,疏导经营户和农民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农民“归行入市”经营,拆除乱搭乱盖的棚子,把路还给市民。1月8日上午,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统一布置下,河池市综合执法局牵头会同市政、公安、交警、工商、药监、信访及金城江区政府等各个部门约450多人,对存在了4年之久的河池城区江南西路马路市场进行整治,当天,约140个摊点入驻新建中路临时农贸市场经营。
当日上午6时许,天还未亮,河池城区新建路工行巷道、市卫生局巷道、水厂巷道等各个路口,有一群胸前挂着综合执法工作牌的人员来回走动,对挑菜欲到江南西路马路市场摆卖的农民进行疏导,叫他们到新建中路临时农贸市场经营,对于贩卖蔬菜的人员,则叫他们到附近的长城市场、金城江农贸市场或者南桥市场经营。
据悉,此次取缔江南西路临时马路市场,是从各个部门抽调450人组成的综合执法行动,执法行动分为9个组,各组根据安排各负其责开展工作。
在现场,记者看到,综合执法人员在疏导过程中,配合经营户拆除乱搭乱盖的棚子,帮助农民挑菜到新建中路临时农贸市场。当天是该市场开市第一天,但7时许,该市场圩亭已是人群熙熙攘攘,肉行的屠户在忙着剔骨头,有固定摊子的菜贩子把运来的蔬菜摆在板子上,而卖小食的商贩也忙得不亦乐乎。
“当日工作开展顺利,这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正确决策,得益于各部门互相配合,得益于前段宣传等基础工作做得扎实。”市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彭坚说,早在去年11月底,该局就组织人员到江南西路进行宣传,并挂横幅和张贴通告。此次执法行动,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取缔了江南西路马路市场,恢复了该路段的道路功能及良好市容和交通秩序。
据了解,江南西路马路市场是因开发财金国际(原工行农贸市场)地块,从而形成的临时过渡市场。由于拆迁时未安置分流原市场固定经营户66户(其中肉摊17个、鱼摊6个、禽类摊5个、杂货摊17个),另有农民自产自销约60个,自2009年初开始,经营户自发到江南西路西头公厕至市卫生局段占道经营。为规范管理,2010年5月,市市政局委托金城江区市场开发服务中心管理,形成临时市场。目前,该市场有固定经营户95户(其中肉摊23个、鱼摊9个、禽类摊14个、杂货摊27个、菜类摊22个)。
由于市场收费低廉,甚至不收费,吸引周边社区及乡镇的许多自产自销菜农和部分蔬菜摊贩来此经营,城区车载果贩每天上午也趁机到此经营(平时约有170个,圩日约190个,高峰期达到400多个),造成市场范围不断扩大,脏、乱、差现象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及道路通畅通。
江南西路的人行道上没有了摊子,昔日“繁华”的马路市场“清静”了许多,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称,这个脏、乱、差的马路市场早就该取缔了。
市民唐老家住白马步行街,他每天早晨都到江南西路锻炼身体,但该马路市场的各种垃圾让他不敢恭维。他说,商贩收摊后,垃圾倒在路边,热天散发出各种臭味,让人很难受,加上有的摊主乱搭乱盖乱摆棚子,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据了解,江南西路马路市场被取缔之后,在原工行农贸市场的固定经营户,全部分流新建中路临时农贸市场经营,该临时市场还可以安排周边乡镇菜农自产自销蔬菜,至于其他菜贩请自觉到其他市场经营。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月6日,河池供电局在罗城110千伏变电站,首次采用大功率移动式(车载)直流融冰装置,成功对110千伏宝罗线进行直流融冰,取得了良好的融冰效果。 ...
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河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