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民族文化的基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十一五”期间,河池市深入挖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批原生态民族传统工艺在八桂大地上大放异彩。河池市发现并录入普查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信息8740条,其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个,自治区级17个,市、县级名录649个。有20名传承人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成功申报首批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为了使小记者们能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河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3月下旬,本报将组织小记者们到河池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进行参观,了解与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等。
活动目的:
1.丰富小记者的课余文化生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2.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学生营造一个感受历史,熏陶文化的机会。
3.通过实地参观,为小记者的采访积累素材。
4.通过采访实践,让小记者更深入的了解采访知识。
活动时间:
2013年3月18日至22日
活动对象:
河池日报校园小记者
注意事项:
1.小记者需要佩戴小记者证,穿采访马甲,携带采访本和笔。
2.所有小记者在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纪律,禁止大声喧哗,服从统一安排。
新闻推荐
让客户放心买车 放心用车 ——广西宝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4S店3·15专访
汽车行业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呢?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来到广西宝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福特汽车在生产、推销和...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