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胡宗斌和他收养的两个孩子。
在天峨县六排镇城东社区拉洞平屯,住着一对善良的夫妻,他们在17年前收养了一对弃婴,17年来,含辛茹苦把他们养大成人,视若己出。不幸的是,由于积劳成疾,2012年10月,55岁的母亲牙新凤患肺癌不幸去世,两个收养的孩子在养母床前久跪不起,失声痛哭。
17年前抱回两弃婴
日前,看着桌上老伴的遗像,胡宗斌默默地叹了口气,对记者回忆起17年前的往事。
17年前,一个寒冬的早晨,天刚蒙蒙亮,拉洞平村民胡宗斌像往常一样,背着点山货准备到六排去卖。当走到拉洞坳顶,他发现地上躺着一个婴儿,用小破棉被包着,上面还撑着一把伞。仔细看,婴儿脸部冻得通红,身上还爬有蚂蚁,散发出一股尿骚味。路过的行人蹲下看了几眼后都纷纷走开了。看到这个情景,胡宗斌没有多想,就把婴儿抱起来,快步走回家。回家后,才发现婴儿是个女孩,身子很瘦弱,估计出生不到十天。
看到丈夫抱回来一个婴儿,妻子也没多说什么,就赶紧烧热水给孩子洗澡。胡宗斌则跑到县城去给孩子买奶粉和宝宝衣。夫妻俩忙前忙后地照顾开来。在夫妻俩的悉心照料下,小女孩身体渐渐康复,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夫妻俩更是爱不释手。
无独有偶,胡宗斌抱回女婴没多久,他的儿子胡晋康也有样学样又抱了一个弃婴回来。一天早上,读小学5年级的胡晋康早早地起床去上学,出门没一会,他就在家门口不远处大声呼叫:“爹,我拣到一个娃娃!”胡宗斌闻声立刻跑出去,看到背着书包的儿子正捧着一个包裹站在村口。
胡宗斌接过婴儿一看,婴儿嘴角两边都是裂开的,包片里还放了20块钱。看着婴儿,胡宗斌称当时有点犹豫了,孩子兔唇这么厉害,而且不久前才抱回来一个,养得起吗?可是他又想,孩子既然已经抱在手上,再放回去不合适。
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胡宗斌最后还是把患兔唇的男婴抱回家。善良的妻子牙新凤依然没有多说什么,像上次一样,给孩子烧热水洗澡、换衣服、喂奶。
日子清贫却幸福
胡宗斌夫妇育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当时都还在上学。一家人住在几十平米的泥瓦房里,仅靠两亩地过活,虽然不富裕,但也还过得去。抱回两个弃婴之后,家里突然添了两张嘴,生活有些艰难,但夫妇俩还是坚持扶养。他们分别给男孩、女孩取名胡顺、胡榕(乳名),希望他们快快乐乐地成长。
胡宗斌称,当时村里也有些闲言碎语,说他们已经生有3个孩子,抱养弃婴的目的不纯。有些则劝他们送人,自己又不富裕,何苦再添两个包袱,但夫妻俩不为所动,继续起早贪黑照料两个孩子,一人背一个下地干活。到了上学的年龄,夫妻俩又忙前忙后,跑计生、民政、公安等部门,为他们办户口。
胡顺患有先天性腭裂,说话、吃饭都有些吃力,最让夫妻俩费心。孩子3岁那年,在红十字会的帮助下,胡宗斌带着他到南宁去做整形手术,病情恢复了不少,但外形还是有些缺陷。“胡顺上小学的时候,经常被同学欺负,他曾跑回来跟我哭诉,同学们总叫他‘老缺\’,我听到了也很难过。”胡宗斌暗下决心要把胡顺的病彻底治好。
胡顺10岁那年,在县民政、卫生等部门的帮助下,胡宗斌又东拼西凑借了些钱带着孩子到柳州做内腭修复。由于手术复杂,他在那呆了一个多月,悉心照顾孩子,带去的800元生活费很快就用完了,回来的路费还是跟老乡借的。好在孩子的病情恢复得很好,他感到很欣慰。
“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每次听到孩子叫爸爸妈妈,我就感到很幸福,不管别人说什么,我自己很满足。”说起两个抱养来的孩子,胡宗斌眼里泛起幸福的泪花。
胡宗斌的儿女们对两个弃婴也像亲兄妹一样,教他们读书、写字、干农活。一家七口挤在几十平米的4间泥瓦房里,倒也其乐融融。
儿女接过抚养接力棒
17年过去了,胡宗斌已经67岁,妻子刚去世,儿子胡晋康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工作的他接过了照顾两个小孩的重担。胡顺现在天峨民族中学读初三,平时和哥哥嫂嫂住一起,胡榕则在一家面馆打工,现住在二姐家。
胡顺和胡榕看到记者有些腼腆。胡榕称,小时候,养父母就告诉了他们的身世,那时候觉得很伤心,现在已经习惯了。如果亲生父母找上门来,她不会跟他们走。胡顺说,他要好好读书,以报答养父母一家的养育之恩。
担起了抚养重担的胡晋康称,自己小时候也抱怨过,觉得父母收养两个弃婴后,家里条件没有以前那么宽裕了,但后来通过看着弟妹成长的足迹,他开始慢慢懂事。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学会了做人的道理,这些经历和体验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母亲临终时,还嘱咐他要好好照顾弟弟,让弟弟读书、成才。胡晋康表示,以后会像父母一样继续做善事。
新闻推荐
天峨讯 连日来,龙滩库区、岩滩库区天峨县境内的困难移民群众,陆续收到了该县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及工作人员送来的春节慰问金,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
天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