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天峨新闻 > 正文

农民工返乡办扫帚加工厂

来源:河池日报 2013-06-13 09:42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龙照文正在加工扫帚。

 

本报讯 (见习记者 龙招江) 天峨县纳直乡纳直村么树屯龙照文,是一位“80后”小伙子。7年前,外出务工的他,携妻子一道回到家乡,通过在外学习掌握到的扫帚加工技术,利用自家房屋办起了洁具厂,加工扫帚发展家庭经济。

1999年,16岁的龙照文初中毕业,因为家庭贫寒,他弃学与村子里一群“80后”小伙子南下海南打工,开始学木工。由于没有经验,一天下来,他的手掌长满了血泡,弄得腰酸背痛 、脚酸手麻不说,眼睛看远处经常得几分钟后才能恢复视力。

2003年,偶然的一次机会,龙照文认识了同在一个城市打工的百色女孩黄秋月。两人交往之后确立了恋人关系,随着俩人爱情结晶的来临,龙照文觉得在外靠出死气力打工挣钱并不是长久之计。他发现,小小扫帚每个家庭不可缺少,需求量比较大。

2006年,夫妇俩辞职回到老家纳直村么树屯,从存折里取出2万元买了一整套洁具加工机械设备,办起了扫帚厂。

然而,加工扫帚并不是一帆风顺。龙照文说,他刚开始,花了1万元,兴致勃勃地从柳州买回了扫帚的塑料原材料,准备在家大干一场。但是,两人都不会操作这套机械。这让龙照文傻了眼,他说,当时心情很是复杂,想起创业刚刚开始,就遇上了麻烦,且两人几年打工积蓄下来的“血汗钱”也只剩下不足万元。

面对残酷的现实,龙照文暗下决心,立志要把技术学到手。而要学到这门机械操作技术,就必须外出到广东、海南才能找到“师傅”,且学费要花费上万元。2007年9月,他把家里成林的杉木砍伐变卖成“学费”,远赴广东学习本领。经过一番摸索及学习,龙照文学会了整套加工扫帚的操作方法。

2008年,龙照文与妻子加工出了第一批扫帚500把,夫妻俩利用赶街日沿街叫卖,一天才卖出十几把,半年后才把全部的货卖出。“这样下去赚不了钱,得改变销售方式。” 龙照文说,2009年起,他把货放到当地街上商店以及县城经营日杂店请老板代卖。他见这个方法比沿街叫卖好,就与这些店铺达成协议,实行利润分成代售扫帚。

实行代售后,扫帚销售有了起色。于是,龙照文干脆联系店铺及大型超市,实施批发销售。2011年起,他把加工厂命名为“佳龙洁具厂”,开始大量生产扫帚,生产量每月可达15000把,添置了一辆小四轮车,年收入达10万多元。

如今,“佳龙洁具厂”生产出来的塑料扫帚,已经进入天峨各大超市及周边县市市场,各地批发商下生产订单,每个月5万多把,产品供不应求。

按道理说,龙照文应该为自己回乡创业走成功之路,感到兴奋才是。但在记者采访中,他一点高兴不起来。原来,由于“佳龙洁具厂” 创业资金少,生产一批扫帚出去,批发商要等进下一批货才支付前一次的货款,导致资金回笼周期长,无法大量进购加工原料,造成生产能力下降。

龙照文说,资金缺乏是农民工回乡创业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不解决资金问题,多数返乡农民工根本无法实施创业计划和施展自己的才能。

新闻推荐

死亡赔偿金不能用来清偿债务李慈文

【案情】家住天峨县坡结乡某村的男子韦某某因经商需周转资金,曾于2012年9月19日向某信用社借款3万元。2012年10月31日,韦某某因车祸死亡,肇事方赔偿韦某某...

天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农民工返乡办扫帚加工厂)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