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长丰新闻 > 正文

“三集”推进力促转型升级

来源:长丰报 2011-04-19 18:22   https://www.yybnet.net/

《安徽日报》4月18日报道通讯员孔宪昌记者郑 莉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鸣笛启航”一年多,全面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形成气候,成为产业集聚的“热土”。作为全国唯一省会城市辖下的国家级贫困县,长丰抓住承接产业转移、转型发展的机遇,推进集群、集中、集约战略,由“生存型”迅速进入到“跨越发展型”。去年,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4.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3.88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2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120元,与“十五”末相比,分别增长4倍、5.7倍、8.7倍、2.4倍。今年第一季度,长丰县财政收入、全部工业总产值同比分别增长96.7%、35.4%;预计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0.9%,一举跃入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行列。

集群:转型工业快发展

2月24日,长丰县首批30个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38.2亿元。岗集镇12家新开工的汽配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表示,“置身岗集汽配园,不仅可共享过硬的基础设施,还能享受购买原材料的便利,顺利实现产品交易。”

长丰县在2000年初就确立了“快工强县,优农富民”的发展思路,但由于工业园区定位不够精细,加上资金困扰,园区的基础设施无法优化升级,致使项目引进只能“挖到篮里就是菜”,工业形不成气候。

近年来,随着合肥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合淮同城化、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等战略的实施,该县一方面加大融入合淮力度,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园区整合、扩容、升级,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在双凤打造出17平方公里承接产业转移新区,在三十头开辟平板显示工业园,在岗集重点打造汽配产业,在双墩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和机械制造产业,同时做大做强吴山、水湖工业集聚区、下塘新型重工业园。另一方面将各类项目资金集中管理。“十一五”期间,该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553.5亿元,年均增长54.5%。

该县还创新招商方式,选资招商,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由专家组进行评审,标准为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有竞争力、有辐射力项目。对落户企业实行“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做好与“龙头”企业的对接等服务,促使结成产业链、企业链,实现工业“扎堆”发展。据统计,2006年以来,五年累计招商引资440亿元,年均增长52.99%。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现代建材、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电力电器共5个集群,群内规模以上企业139家,“集群”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6.7%。

集中:优质农业扩规模

记者在罗塘乡采访看到,该乡黄岗村种植的大棚草莓亩均产值高达2万元以上,而马铃薯亩均效益也在4500元左右。“只有依靠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无公害化,农业发展才能赢得生机。”副县长胡成玉说。

从2009年开始,该县瞄准城市餐桌需求,对农业进行全方位转型发展全面实施“双20万”亩工程。规划在北部乡镇重点发展优质草莓产业,中部乡镇重点发展优质马铃薯、南(冬)瓜产业,南部乡镇以发展红树莓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实践中,巩固提高草莓老区;引导培育中部草莓产业发展新区。在中南部乡镇部分地区,引种红莓、黑莓、蓝莓,并相对集中连片,形成绿色、生态、高效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同时打造优质南(冬)瓜、马铃薯种植,促进产业升级,形成20万亩优质高效马铃薯、南(冬)瓜规模化生产基地。

该县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0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不低于500万元,设立特色农业“双20万亩”工程专项资金,并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资金规模。

与此同时,该县稳步推进优质粮油业、养殖业、林木业、其它果蔬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呈区域化布局,近千个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带规模效益一路攀升,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养殖大县。在推进农业规模发展中,绿色、无公害、有机“三品”被作为重点,目前全县已有5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获得认证,农副产品在全国20多个省市供不应求。(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第五届中小学教师岗位业务大练兵活动启动

为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熟、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促进长丰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县教育体育局自2007年开始,每年开展一届主题鲜明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岗位业务大练兵活动。日前,长丰县第五届中...

长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破坏文物法理不容2011-04-21 18:22
促进生产发展2011-04-21 02:21
评论:(“三集”推进力促转型升级)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