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长丰新闻 > 正文

集群·集中·集约

来源:长丰报 2011-04-02 02:22   https://www.yybnet.net/

2月24日,总投资38.2亿元的30个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杨维礼摄)

中部乡镇优质马铃薯、南(冬)瓜产业渐成规模。(杜 刚摄)

造甲乡实施6个“整村推进”项目,可新增耕地1.7万亩。(杜刚摄)

孔宪昌

长丰,全国唯一省会城市辖下的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该县抓住转型发展这个牛鼻子,推进集群、集中、集约“三集”战略,由“生存型”迅速进入到“跨越发展型”。去年,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4.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3.88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2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120元,与“十五”末相比,分别增长4倍、5.7倍、8.7倍、2.4倍,今年1至2月份,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6.5%、34.9%、22.2%、,一举跃入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行列。请看一个贫困县的转型突围之路。

集群——工业“扎堆”发展

2月24日,对长丰人来说,无疑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工业集聚日”。这天,首批30个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38.2亿元,其中岗集镇12家新开工的汽配企业老总们谈及未来发展,几乎众品一词:我们置身岗集汽配园,沐浴汽配春风,不仅可共享过硬的基础设施,而且享有购买原材料的便利和顺利实现产品交易,何乐而不为。

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长丰县,从两千年初期,就确立了“快工强县,优农富民”发展思路。然而,由于工业园区定位不够精细,加之受资金困扰,园区的基础设施无法优化升级,致使项目引进处于危机状态,只能“挖到篮里就是菜”,工业形不成气候。

近年来,伴随着合肥市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合淮同城化、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等战略的实施,长丰县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全力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加大融入合淮力度,跟上跟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浪潮,充分挖掘全县空间开发潜力,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园区整合、扩容、升级,明确产业定位,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在双凤,打造出了17平方承接产业转移新区,在三十头,开辟了平板显示工业园,在岗集,重点打造汽配产业,在双墩,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和机械制造产业,同时做大做强吴山、水湖工业集聚区、下塘新型重工业园。另一方面将各类项目资金集中管理,打捆使用。统计表明,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553.5亿元,年均增长54.5%。

植下梧桐引“金凤”。该县创新招商方式,实行选资招商,专门成立了由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由专家组进行评审,标准为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有竞争力、有辐射力项目。对所落户的企业,实行责任到人,全程跟踪的“保姆”式服务,帮助做好与“龙头”企业的对接,以及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合作创新等服务,促使结成产业链、企业链,实现工业“扎堆”发展。据统计,2006年以来,五年累计招商引资440亿元,年均增长52.99%。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现代建材、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电力电器共5个集群、群内规模以上企业139家,“集群”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6.7%。

集中——农业做大规模

“草莓香,树莓红,山芋、南瓜称‘英雄\’,种土豆也能走上小康路”。笔者在罗塘乡采访看到,该乡黄岗村种植的大棚草莓亩均产值高达2万元以上,而马铃薯亩均效益也在4500元左右。“农业发展只有依靠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无公害化,才能赢得生机。”长丰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胡成玉如是说。

从2009年开始,长丰县瞄准城市餐桌需求,按照“科学发展、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总体要求,对农业进行全方位转型发展全面实施“双20万”工程。规划在北部乡镇重点发展优质草莓产业,中部乡镇重点发展优质马铃薯、南(冬)瓜产业,南部乡镇以发展红树莓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实践中,他们以草莓脱毒种苗繁育推广、新品种引进示范、品质提升为重点,巩固提高草莓老区;引导培育中部草莓产业发展新区,逐步形成产业集聚群。在中南部乡镇的部分地区,引种红莓、黑莓、蓝莓,并相对集中连片,形成绿色、生态、高效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力争今年全县实现20万亩草莓(树莓)发展目标。同时着力打造优质南(冬)瓜、马铃薯种植,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壮大规模。形成20万亩优质高效马铃薯、南(冬)瓜规模化生产基地。

为确保规模农业的快速发展,该县加大财政投入。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0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不低于500万元,设立特色农业“双20万亩”工程专项资金,并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资金规模。重点支持优质种苗引种、繁育、推广和科技示范园及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引进培育、产业服务体系配套、品牌创建、人才引进等环节。

与此同时,该县同样采取集中连片、集中联养方式稳步推进优质粮油业、养殖业、林木业、其它果疏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呈区域化布局,近千个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带规模效益一路攀升。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养殖大县。

在推进规模农业发展中,该县把绿色、无公害、有机“三品”作为重点,加大认证和品牌的创建。目前全县已有5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获得认证,农副产品在全国20多个省市供不应求。

集约——“整”足土地保障

素有“鸡叫听三县”的造甲乡是长丰边缘乡,尽管该乡人少地多,但仍然把土地视为“掌中宝”。他们将全乡13个行政村规划为6个“整村推进”项目,项目完成后,全乡预计可新增耕地1.7万亩。造甲乡党委书记戚明余介绍说:“整村推进土地整理,不仅使农业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而且还能为长丰发展工业提供充裕土地,可谓一举多赢”。

工业强县需要土地,产业富民需要规模。长丰县委、县政府把整村推进土地整治作为转型发展的资源保障,大力实施土地的集约、节约工程。他们首批在全县规划并获批了34个“整村推进”点。在推进过程中,该县建立耕种保护奖励机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引导建设用地从基本农田保护区退出,促进基本农田集中布局,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集中连片推进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田间防护林等建设,形成“田成片、路畅通、渠配套、林成网”。同时按照布局优化、节约集约的原则,以整体自然村或乡镇村为单位,加快“空心村”改造,适度调整撤并布局分散的自然村落,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公益事业、产业发展等各类用地,积极开发利用腾退宅基地、村内废弃地和闲置地,形成居住向规划居民区相对集中,产业向开发区集聚发展的新农村格局。截止目前,全县通过整治,新增耕地1.9万亩。

新闻推荐

关于首届“和谐自然神奇长丰”摄影大赛征寻冠名企业启事

为更好地展现长丰人民良好风貌,彰显我县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丰硕成果,宣传长丰县的工业经济、文化产业、旅游资源等,经研究决定举办首届“和谐自然神奇长丰”摄影大赛。此次摄影大赛旨在聚焦近年...

长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抢购食盐没必要2011-03-19 02:22
猜你喜欢:
评论:(集群·集中·集约)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